石家庄中山路的来历
摘录2009年的文章,供你参考: 可以说,在无数市民的眼中,石家庄的变化,是从路开始的。而细看石家庄的路,就应该从中山路开始———这条承载着石家庄巨大变化的“样板路”,也正是我们这个城市不断变化的历史缩影。
■市民说路:赵老伯眼里的中山路
今年60岁的老伯赵世洪,亲眼目睹了中山路36年间的风雨变化。据他讲,早在1969年,他就来到了这个城市工作,那时候,中山路还只是一条不大的小街道,两侧仅在人民商场附近才有二层的小楼和部分商铺。这一当时城市中仅有的柏油路(现在西至民心河、东至体育大街之间的路段),其向东向西还是很窄的土路。那时候,现在的火车站地道桥还没有修,只有南侧一处比较窄小破旧的地道桥连接着中山路的东西。那时候,虽然这条路的火车站至人民商场段算得上当时最为繁华的地段,但路宽也不足10米,行人与车辆根本不分道。
赵老伯说,几十年来,他感受最深的就是中山路的变化。路一天天变宽、变平,路上的车辆也一天天多了,道路两侧高楼大厦渐渐拔地而起。路上分出快慢车道,之后又修好了人行便道。这几年,连使用了多年的两侧灰色便道砖都换成式样不同、颜色各异的彩色便道砖。市民脚下的这条路就这样一天天鲜活起来,也更加细致起来。近年来,公交车专用道也出现在这条“样板路”上,中山路越来越漂亮了。
■“修”者心语:“伤痕累累”的路让人心痛
康素丽作为这个城市最普通的一名道桥维护工人,对于道路有着与常人不同的感受。从1995年起,她就一直负责着中山路以北、京广线以东的所有道路的维护维修。她说,十年来,每每走在这条不断变化着的道路上,总觉得特别踏实。她对于这条当年石家庄最为繁华的道路,更是有着别样的感情。但近年来,中山路上不断出现道路病害,非常严重。尤其是公交专用道开始使用后,路面上出现的车辙、壅包比比皆是,这都成了她和工友们的一块心病。
■部门原声:数十年从未进行大修
市道桥管理处维护科的闫科长对中山路的路况十分了解,据她介绍,中山路由于建设年代较早,破损相当严重。按照国家对主干路每15年应大修一次的规定,中山路早已超期服役多年。由于资金及交通路况限制,多年来,中山路虽然逐年拓宽,从最初七八米宽的一块板,增加到十几米的三块板,到今天快慢车道及人行便道的分道,变化的确很大,但数年来从来未对该路进行较大面积大修改造。
据闫科长说,近两年来,由于中山路上的公交专用道受隔离栏限制,公交车长期停靠在同一位置上,致使18对公交专用站台的损害相当严重。中山路已到了必须大修的地步。
■方案细看:中山路将如何大修
据介绍,中山路是贯穿省会东西向的城市主干道,此次整修范围东起体育大街,西至中华大街。此次大修改造的地段包括铁路桥引道———体育大街、铁路地道桥及引道以及中华大街———铁路桥西引道等。
其具体整修方案分别为:铁路桥东引道———体育大街段快车道,其路基采用浅层注浆法进行加固。18对公交站台,采用早强水泥混凝土进行加强处理。对非机动车道进行局部维修,对所有的雨水横管进行疏通,对部分破坏的雨水收水横管进行更换等。
铁路地道及引道的快车道将分别进行路面基础处理。引道路面在现有水泥路面基础上加铺土工布及土工格栅,面层采用沥青混凝土盖被。同时,对桥洞内原有4厘米沥青面层,重新采用新工艺盖被。中华大街-铁路桥西引道路段,对局部破损部位进行处理。将对地道桥铁路引桥两侧慢车内各增一条3.3米宽小型机动车道,形成双向六条机动车道,并将引道挡土墙向外侧适当迁建,对现有非机动车道和拓宽部位按次干路标准翻修、补强和新建。大修中,将对中华大街-铁路桥西引道局部破损部位进行处理,并运用微表处理技术对道路面层处理。
■细节点击:施工更重人性化
对于此次中山路大修,市民们也表现出极大关注,因为这将直接影响到人们出行的顺畅与否。对此,中山路整修工程指挥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此次施工更加注重人性化的一面。据他介绍,为全面协调施工中出现的施工进度、质量管理、交通安排与市民协调等工作,他们专门成立了8人工作组,分别协调中山路的改造。
□多措减小施工扰民
为保证市民正常通行,施工将采取分段、半幅相结合的方法,尽量减小施工扰民及对交通的影响。为不影响市民出行,所有前期工序完后将全部停工,并将最后一道工序即对整条道路盖被,安排在5月1日进行。
□大修工程分为两个阶段
为保证交通的正常进行,市交管部门也进行了部署。按照要求,中山路大修工程将分两个阶段进行,2月21日至3月10日,施工路段为中山路地道桥-体育大街段;现场施工时间为夜间22时至次日晨6时,方式为两侧各施工一个车道,不拆除中心隔离,不断交,不围挡。4月1日至5月8日为道路整修阶段,各路段将分布进行,现场施工时间为夜间22时至次日晨6时,方式为两侧各施工一个车道,不拆除中心隔离,不断交,不围挡。
□10个路口设置标志牌
施工期间,将在中华大街、站前街、大径街、平安大街、建设大街、青园街、广安街、育才街、体育大街等与中山路的交叉口处分别设置交通指示牌。
□全部夜间进场施工
此次施工将全部进行夜间进场施工,白天全部撤离。公安交通部门将在施工期间出动巡逻队,及时掌握施工路段交通流量情况。由于大修是半幅路段,桥西及桥东大队将在地道桥两端分别安排警力,以确保施工路段交通不发生大的堵塞。
■亮点加强:首次采用四种新工艺
据中山路大修指挥负责人介绍,作为省会重中之重的中山路大修,诸多部门倾注了非常大的力量。同时,还在施工中首次使用四种新工艺,以确保工程的速度、质量及工期正常完工。
早强水泥:在水泥里添加一种早强剂,以提高水泥混凝土的早期强度,缩短水泥养生时间,从以往的7天养生期减至24小时养生期。
微表处理:用乳化沥青,添加较硬的微小岩石颗粒,铺在路面,阻止水分进入道路基层,以减少水对道路的损害。
使用聚酯纤维:在普通沥青混凝土中添加聚酯纤维,以提高其耐高温能力,减少壅包、车辙的出现。
打孔灌浆:在原有路面上打孔注入早强水泥,以加固路基。大修改造中不用破损路面,也可减少扬尘污染。
■链接:中山路的变迁
1937年前,中山路还仅是一条长350米的小巷,被称为木厂街。
1937年10月,日本帝国主义侵占石家庄,1939年,将木厂街辟为宽32米的街道,命名为朝阳路。1940年以后又向西延至防洪堤。维明街以西至现华北军区烈士陵园为砂石路,再往西为土路。1945年日本侵略者投降,后改名为中山路。1947年11月,中山路被分段改建;1951年,在公里街中华大街段,原水泥混凝土路面两侧加铺6.25米宽沥青路面,形成路面宽12米。1953年,在原12米宽的路面两侧又加宽6米,形成路面宽18米。
中山路西起防洪堤,东至胜利北街,中山路地道桥修建后,向东接解放路,是市区东西贯通的中心干道。1982年,地名普查和标准化处理时分为中山东路、中山中路和中山西路。
1996年1月1日,石家庄市地名办以京广铁路为分界线,将铁路以东原长安路、解放路(至京深高速路口)正式更名为中山东路,将中山中路、中山西路(至鹿泉市行政区划分界线)统一更名为中山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