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门销烟”的林则徐最后是怎么死的?为何成为了未解之谜?

林则徐,清朝末年名臣。在西方强国瓜分侵略清朝的狂潮中,林则徐以非凡的胆略,实行“虎门销烟”,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人民保家卫国的决心和勇气,极大震慑了清朝侵略者。《清史稿》记载,林则徐是因年老体衰死于疾病。但实际上,林则徐的死疑云重重。

一、《清史稿》对林则徐死因的记载

林则徐“虎门销烟”,威震天下,但也激起了英国侵略者的无比仇恨。在随后的中英战争中,腐败无能的清朝连吃败仗,无法抵挡英军进攻,不得不靠赔款割地苟延残喘。为了尽早与英国侵略者达成妥协,道光帝把林则徐推出去当了挡箭牌。道光二十一年,林则徐被撤职查办,发配伊犁。

道光二十七年,中英战争风潮平息后,道光帝还是觉得林则徐人才难得,把他重新起用为云贵总督。当时清朝已经到了残灯末庙,统治秩序行将崩溃,云贵一带又是多民族聚居区,民情复杂,各地屡屡发生农民起义。林则徐以年迈之身,辗转各地千里奔波,病情日益沉重。

咸丰元年,广西爆发太平天国起义。林则徐被咸丰帝任命为广西巡抚,前去镇压。林则徐行至潮州,不幸病故。

二、林则徐之死的疑云

但在清朝留下的林林总总的野史笔记中,对林则徐之死提出了不同看法。《果庵随笔》《东莞县志》都记载,林则徐禁烟,使得靠和英国人做生意的很多洋商买办大受损失。他们对林则徐恨之入骨,““禁烟事起,广州之十三行食夷利者,恨林则徐刺骨。后公再起督师粤西,彼辈惧其重来,将大不利,则又予以重金贿厨人某,谋施毒。公次潮阳(应为普宁),厨人进糜,而以巴豆汤投之。巴豆能泄泻,因病泄不已,委顿而卒。”

有人曾劝说林家人,报官究治,揪出幕后元凶,查个水落石出。但其家人却被传统观念束缚,不忍再开棺验尸,林则徐之死就此成为千古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