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利军的打造平安 构建和谐

1998年,30岁的左利军由北京市消防局第三支队的长辛店中队转业到甘家口派出所,从正连职的中队长转成了一名普通的派出所民警,有的同志担心他能否适应角色的转换,而这些却没有影响到左利军一丝一毫的工作热情,他很有韧劲,轮流跟着各班值班,积极向身边的民警学习,各类公安法律类书籍不离手,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半年后,他迅速成为派出所工作的一名骨干,制作案卷笔录、社区管理、调解纠纷等一线基础业务,他样样都是一把好手。直至2002年年底,他先后担任过建设部、进口社区管片民警和文化娱乐行业专管民警。2003至2004年,他负责管理所内50多名联防队员。由于他协调能力强,工作方法细致,2年中,每年他带领联防队员抓获的治拘以上犯罪嫌疑人都达百人以上,每年都有1名联防队员被评为北京市先进联防队员。

2005年,左利军被安排担任西钓鱼台社区民警。西钓鱼台社区位于西三环北路与阜石路之间,社区紧邻昆玉河沿线,社区的平房有2300户,当时这个社区有三多:待拆迁区较多,纠纷多、入室盗多,治安环境较为复杂。

为给群众带来一个安宁的社区,就象一颗爱岗敬业的螺丝钉,始终牢牢的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白天左利军组织巡防队员在社区内巡逻,夜间防控工作,他积极多方协调辖区中塔、大中、西钓家园等单位派出后夜巡防队员,使后夜社区巡逻从以前的4人增加到15人。09年底,社区连续发生了几起入室盗窃的案件,寒冬腊月的深夜,左利军每天都准时会出现在社区,大年三十,他还带着巡防队员,整夜地在社区里巡逻。在左利军的努力下,他所在的管区内五年没有发生过重大刑事案件,社区刑事类警情接报逐年递减,由2006年77件,减至2007年59件,2008年32件,2009年30件,由三类社区转化为二类社区。

为干好社区工作,左利军费了不少心思,他总结出一套自己的社区工作方法,即“嘴皮子、鞋底子、耳根子、心窝子”: “嘴皮子”就是要讲究语言沟通技巧,会做群众工作,对辖区的问题常提醒,工作的政策多宣传。 “鞋底子”,就是要扎根社区,他给自己定下了一个标准,去社区居委会至少一天一趟,辖区单位至少两天一趟,要熟悉社区的大事小情,掌握社区的第一手资料。“耳根子”,就是对辖区内各种的情况,都要细心听取,多听群众的呼声,多听合理化建议、掌握社区内的及时动态。最重要的是“心窝子”,他常说,“当警察的,就是要把老百姓放在心上,以心换心”。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把自己当做社区的一份子。

在居委会赵主任和70多岁的治安员黄成江的印象中,左利军就像社区的“大管家”,大到溜门撬锁的刑事案件,小到渣土堵塞下水道,“只要社区有事,他都是随叫随到”。曾有个非常著名的“钉子户”张某,由于拆迁补偿问题,逢重大节假日、两会等重要活动,便扬言上访。左利军接手管界后,经常到张某家走访,与其闲话家常,赶上年节去家里帮他包包饺子、做做家务。润物细无声,慢慢地张某对他也放下了敌意,两人甚至成为了朋友,张某家中不管大小事都会和左利军商量,左利军也会尽量帮助解决生活困难,左利军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感化了张某,消除了一个个辖区内不稳定因素。

左利军对他的社区的情况烂熟于心,可以说是“一口清”。2008年奥运会期间,群众拨打110报警称,“有人曾在媒体记者入住的金域万豪酒店酒后滋事,并扬言家里有枪”,但具体情况不明。各级领导高度重视,迅速组织人员摸排,左利军得知该人有关特征后,仅用10分钟时间就判断出该事系辖区居民孟东所为,平时喜欢喝酒吹牛,经刑侦支队核查确系该人,并在其家中查获一枪支工艺品,左利军通过他对辖区情况的熟知,不仅为侦查工作迅速指明了方向,为奥运安保工作节约了大量警力,也消除了一起安全隐患。2008年至2009年,左利军通过社区工作先后提供破案线索16条,抓获做拘留以上处理人员1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