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侦手段的军事技侦手段
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20世纪70年代中美建交后,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对华侦察的性质和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公开的、挑衅性的人力情报(即传统意义上的间谍)活动减少,秘密的技术情报搜集活动增加。这—变化除由于受到中美关系这一外在背景制约外,在很大程度上应当归因于美国广泛应用了各种高科技侦察装备,在不引起中国警觉的情况下,就可实现既定的侦察目的。目前,美国对华军事侦察可分为海、天、空、无线电侦察四大手段,呈互为补充之势。
行动诡秘的海上侦察。美太总部海军司令部拥有20多艘用于执行特种任务的海上“间谍”船。这些船只性能先进,任务分工明确,能够查明对方电子设备的技术参数和战术性能,获取对方的无线电通信、导弹发射和飞机起飞、舰艇出港等重要的军事情报。因而,有人形象地将其称为“海上情报吸尘器”。像隶属于第7舰队的“鲍迪奇”海洋探测船、“观察岛”号和“无敌”号弹道导弹测试船,及美国海军“无暇”号、“胜利”号等海洋监视船,都曾多次在黄海、南海、台湾海峡水域对中同实施情报侦测和搜集。此外,美军在冷战时期构建的“亚太反潜链”也可供使用。这条“反潜链”主要由海底固定声呐系统组成,沿白令海峡外的阿留申群岛南下千岛群岛,经日本群岛延伸到琉球群岛末端。该链原本设计为应对苏联的潜艇威胁,但却没有随冷战的结束而瓦解,特别是千岛群岛至琉球群岛沿线的力量反而得到增强,目的就是要监视中国军舰、潜艇的活动。
应用广泛的航空侦察。航空侦察是美国对华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侦察方式。目前美太总部空军司令部在西太地区拥有6种类型的侦察机,分别归驻日美空军的第5航空队和驻韩美空军的第7航空队指挥。从侦察力量的部署和具体位置来看,驻韩美军乌山空军基地、驻日美军嘉手纳和三泽空军基地将是对华实施情报侦察的三大支柱。其中,乌山空军基地距离中国黄海最近,驻有U—2高空战略侦察机;三泽空军基地距离弗拉迪沃斯托克最近,驻有RC—135大型侦察机以及美三军情报部门的1000多名情报人员;嘉手纳基地的空中侦察力量则是美在亚太地区驻军中最强大的,拥有EP-3“猎户座”电子侦察机、E—8C监视与指挥机、P3—C巡逻机、WC—135W特种侦察机等多种机型,2001年4月与我军机相撞的EP—3侦察机就是从该基地起飞的。
覆盖面大的空间侦察。在美军现有的各种侦察手段中,间谍卫星由于滞空时间长、监视范围广、不受各国疆域限制等优点成为首屈一指的“王牌”。负责空间侦察的美国家侦察局已经拥有包括照相侦察、电子侦察、导弹预警和海洋监视4类专业侦察卫星和其他一些能够辅助侦察的全球定位卫星、气象观测卫星和测地卫星等。目前,美国至少有50余颗各类卫星在空中担负直接或间接的侦察任务。据悉,在通常情况下,平均每6个小时就有1颗美国侦察卫星从中国大陆及沿海上空飞越,可以实时为美国军政领导人提供相关的动态情报。此外,随着商业卫星技术的发展,美军还采用大量采购商业卫星图片的方式来强化对华侦察力量。“地球之眼”、“数字地球”等公司所提供卫星图片的分辨率已经达到了0.5米,比一般国家侦察卫星的分辨率还要高,他们已经成为美国防部下属的国家地理空间情报局的重要合作伙伴和资助对象。据美《发现》杂志透露,这些商业卫星尤其关注中国的导弹和导弹阵地、舰艇和军港、潜艇与潜艇洞库等军事目标。一旦有所发现,在通报美情报机构的同时,也通过媒体或民间研究机构向外散发,以便引起轰动。
无孔不入的无线电侦察。无线电技术侦察又称为信号侦察,被称为除陆、海、空、天之外的“第五维侦察空间”。如果说间谍卫星是美国侦察中国的“眼睛”,那么美国家安全局和三军情报部门在中国周边地区设立的各种电子侦察基地,就是刺探中国情报的“耳朵”。目前,美军已在日本和韩国设立了十几座监听站,对东亚地区的态势展开严密的监控。其中以位于日本北部的三泽基地和日本南部冲绳地区的楚边通信所最为著名。三泽美军基地现设有远东最大的美军电波收集雷达系统,是美军在亚洲最大的情报搜集基地,驻有美国各军种情报部门的1000多名情报人员。楚边通信所由隶属于美国国防部的国家安全局指导,拥有被称为“象栏”的雷达天线网。据悉,楚边通信所大线阵地的最里面是一个半径约66米、高约37米的圆形封闭式反射天线网,稍微向外一点环绕矗立着30根高度约19米、用于低频通信的天线,再向外又是一个半径约91米、高度约9米的圆形封闭式反射天线网和120根高约7米的高频通信天线。这些雷达大线犬牙交错,可以精确地确定东亚地区电波信号来源的具体方位。而在太平洋地区,除楚边外,美军在关岛、阿留中群岛、夏威夷、加拿大的夏洛克岛等地还架设有6部“象栏”天线。此外,美国还在韩国设立了数个侦听站。近年来,美国还打着反恐的幌子,利用与蒙古举行联合军事演习的机会,设立了直接针对中国的雷达测控和电子监控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