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臭名昭著的摔跤走火事件?
麦迪逊花园广场事件:一组设定为敌人的摔跤手在现实生活中是朋友,他们在摔跤场上互相拥抱,因为其中有些人要转投其他联盟了。
蒙特利尔事件:著名摔跤手布莱特·哈特曾承诺不会在自己的祖国把冠军腰带输给他不喜欢的人。但是,一个不讲职业道德的裁判与联盟的专员合谋,骗他丢掉了冠军腰带。不过也有人认为这个事件是安排好的,也就是说,它是某个贯穿始终的预定故事情节的一部分。
现在您知道“入戏”的含义了。但解说员使用的其他术语又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一位选手被称为“脚跟”,而另一位则被称为“脸面”呢?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摔跤术语:
Smark——深知内幕、但仍乐于观看比赛的爱好者。
剧场秀——未通过电视转播的比赛。
Promotion——指摔跤联盟,也称为Federation或Fed。
脸面——正面角色,被设计成要让爱好者们拥戴并模仿的角色。这个词是“娃娃脸”的简写。哈克·霍根在其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充当脸面。
脚跟——恶棍,设计为被爱好者们唾弃的角色。这样的例子包括艾恩·锡克、兰斯·凯德和送葬人。而大多数摔跤手在职业生涯中会在脸面和脚跟这两类角色间来回转换。
卖相——让摔跤动作看起来真实,表现出痛苦的样子。
压制——一场大牌摔跤手轻松战胜无名小卒的比赛。
捧红——联盟的管理层对故事情节进行指导,以便让某位摔跤手成为明星。
边角料——正在进行的情节的一部分。例如,两位摔跤手之间的争执就是一段边角料。
活儿——输掉一场比赛以便捧红另一位摔跤手。有时摔跤手会拒绝输给对手,这会导致走火事件。
无敌——摔跤手对敌手的动作无动于衷。有时这是剧本的一部分:英勇的摔跤手死里逃生之后,忽然变得不可战胜了。有时则是摔跤手的技术太差所致,或者是因为某位摔跤手决定“出戏”了。
出卖——指一位表演者被他的对手或他为之工作的比赛组织者出卖。这是指真正意义上的出卖,不是指在“入戏”的背景下安排的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