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华容道义释

问题一:简述华容道义释曹操的故事 赤壁大战时,诸葛亮算定曹操不当身亡,考虑到曹操与关羽有恩,派关云长把守华容道,留个人情与关羽做,在华容狭路上,曹军几经打击时已无力再战,曹操只得亲自向哀求关羽放行,关羽念旧日恩情,义释曹操,使曹操得以回到江陵。

问题二:三国演义关羽华容道义释什么? 曹操

以前曹操对关羽十分好

所以在赤壁之战时放了曹操

可是他在之前;立过军令状,但是刘备坚决不斩他,有点连带关系啊

问题三:三国正史上有没有关羽在华容道义释曹操? 据《三国志》记载,曹操在赤壁中了周瑜的火攻之计,索性又一把火烧掉所剩战船,率军经华容向江陵一路败退。孙刘联军则水陆并进,尾随曹军,紧追不舍。

其实,当时曹操虽然战败,但面临的形势并不十分严峻。因为在赤壁交锋之前,是曹操强大,孙刘弱小,孙权和刘备首先考虑的是如何挫败曹操的强大攻势,使曹操不得渡过长江,以保全自己的势力范围,或保证自己不被曹操消灭掉,在胜负未卜的情况下,他们没有也无力抽出部分兵力去在曹操可能败退的路线上去设伏。所以,曹操在败退的路上,虽后有追兵,却前无伏军。可是,在通向华容的道路上,却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

《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山阳公载记》说:曹操战船被烧,率军从华容道步行而归。华容道上一片泥泞,根本无法通行,加之那天又刮大风,行走更加艰难。于是曹操下令,命羸弱之兵割草垫路,大军才得以通过,而羸兵被人马践踏,深陷泥中,死亡无数。眼看大军就要全部通过华容道,曹操不由哈哈大笑。诸将本已狼狈不堪,见曹操大笑,十分不解,问曹操为何发笑。曹操说道:“刘备的才智与我不相上下,但他的计谋总要晚我一步;假使他早派快马至华容道放火,我等必全军覆没了。”曹操话音刚落,接探马报刘备追兵在后面开始顺风点火。但曹操大军已通过华容道,奔江陵而去。

《三国演义》写曹操三次大笑,笑出三个英雄,是为了表现曹操虽奸诈,但不如诸葛亮神机妙算;写关羽在华容道义释曹操,是为了表现关羽知恩图报、义重如山的人格,均系作者欲神化诸葛亮与关羽二人的演义之笔,并非史实。

问题四:三国演义华容道义释曹操读书感悟 有两点感悟:1?关羽义释曹操突出了他的“义”,自古道:忠义难两全。千里走单骑体现了关羽的忠,曹操曾有恩于关羽,这一次释放曹操,就成全了关羽的义,使其形象更加完美高大。 2?体现了诸葛亮的智:诸葛亮若派赵云或张飞把守华容道,曹操必定被捉或被杀,这是诸葛亮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只有派关羽守华容道,才可煞一下曹操的威风,又不置他于死地,自己也有台阶下。

问题五:三国演义中,华容道义释关长云是什么? 在三国演义中有关华容道的,只有关云长义释曹操。讲的是周瑜火烧赤壁后,曹操败走华容道,恰逢关羽把守华容道。关羽为了报搭当年和兄长刘备失散后,曹操的对他收留礼遇之恩,让开华容道放曹操返回北方。

问题六:三国演义华容道义释曹操是第几回合的? 第50回

问题七:关羽华容道义释曹操背后说明了三国时期战争的什么问题? 历史上是刘备去华容道去截杀曹操,但去晚了,让曹操逃了。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改编了,这既体现了关羽的重情重义,也体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刘关张之间的情谊。当初诸葛亮留关羽留守荆州是因为他在军中威望很高,而且智勇双全,看一下当初的荆州大将,张飞:虽然有勇有谋,但他的致命弱点是爱喝酒容易误事,爱鞭打士兵(范疆,张达就是例子,由于重打杀死张飞)赵云:军中的威望很低,长坂坡还是靠张飞救的,太听诸葛亮的话了,从未执掌过兵权,有勇无谋。关羽:虽然他骄傲自大,但有勇有谋,军中威望非常高,且刘备派关平送信也是暗示诸葛亮让关羽统领荆州。刘备在成都派兵回援荆州是很困难的,且刘备知道关羽攻打襄樊会遇到麻烦,吃点苦头,让他以后不要在目中无人了,但没想到会致死。我认为,襄樊战役以及荆州争夺战是三国后期比较重要的战役,关羽身死之谜不仅仅只是《三国演义》里所描写的那样,因为关羽居功狂傲,没有坚持“联吴拒曹”的战略方针,以至大意失荆州,这一事件还反应出了蜀国内部政治斗争和权力阶层的内部矛盾。

当时的蜀国刘备入川之后,在处理原班人马(关张赵马黄)以及西川新收人马以及谋臣将士关系上,确实出现了各种紧张局面,而在处理这一紧张局面的过程中,在内政外交上没有能够适时地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而关羽兵败身死,正是这一时期政治调整的牺牲品。关羽失荆洲诸葛亮为什么不救?第一,关羽水淹七军声威震襄樊,中原动荡,捷报传到蜀中,大家都欢欣鼓舞,以为关羽的声威能够震的住,因此大家都没有考虑到孙权方面的动静,毕竟成功的时候往往会忽略一些因素,即使有考虑到,应该也会想到孙权也会以汉室复兴为业,应该不会在这个时候摆自己一刀,拖自己后腿,毕竟是蜀汉的盟军,而且东吴的主帅是亲蜀汉派的鲁肃(他们不知道鲁肃病重,吕蒙带队,也不知道吕蒙也病重,陆逊带队)。

第二,蜀道难行,即使派救援队的话,也不是准时准点的到达目的地,百分百的迟误,因此顶于每天都处于危险地带的荆州关羽部是很难坚持的。

第三,虽然有刘封孟达驻守救援,但是刘封却听信孟达之言,没有准时去救,这就直接导致关羽没有喘息机会,兵败被俘。

第四,诸葛亮只是政治家,外交家,对于军事他也不是真正的在行,他也没有预料到关羽会如此不济,也没有料到关羽会不听自己临别赠言要他与东吴交好。

种种因素导致关羽的被俘身亡,而不是诸葛亮不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