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告诉我:般若菠萝蜜多心经.的出处,还有心经的内容。
1
《心经》全文约260字。从“鸠摩罗什”到“唐玄奘”等《心经》翻译的文字大同小异。《心经》是大乘佛教“般若经”思想之概括。
《心经》不是原始佛经,它的文体和内容与原始佛经相去甚远。与原始佛经中最古老的《杂阿含经》比较,它不是对释迦牟尼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心经》是大乘佛教形成时代所产生的理论,是那个时代社会矛盾的产物,它以“玄学”助长了中国佛教和思想界的虚无主义,对中国禅宗的思想有深远影响,它提倡持咒,这对于密宗和净土宗的念佛法门之形成也影响深远,它以其主观唯心主义和玄学的风格与原始佛学注重逻辑实证的科学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心经》对中国宗教和哲学的消极影响是主要的。
2
原始佛经的核心理论是:“苦,集,灭,道,四圣谛”,“十二因缘”,“八正道”,“四念处”,“三十七助道品”等等;
要想阐述的思想是:“五蕴无常,诸法无我,离贪离苦,涅槃寂静。”
《心经》宣扬的是“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空中无色……无苦,集,灭,道”等等。
实际上它以“空”的理论涵盖乃至取消了原始佛教的基本理论,并且否定了原始佛教的修行次第。
《心经》明明是对佛教原始教义之否定,却又偏偏被后世佛教界推崇供奉,这种奇特的现象,必须要研究它的历史背景才能明白。
3
释迦牟尼是生活在公元前4、5世纪之间的人,他以口讲,行游的方式传教。虽然他有比较强的感召说服力,教化力,然而在他生前,信徒的数量并不大。
相传他圆寂后的当年首次结集经,律,与会比丘约五百人。这与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相似:时代相近,传教的方式相近,信众规模相近。
相传“佛”去世235年之后,有在阿育王的支持之下,结集“三藏”,使在部派佛教中流传已久的《四阿含》最后定型。
这次结集在古老的《杂阿含经》中出现了有关阿育王的故事,在《增一阿含经》中出现了大乘佛教的概念。佛经在原始佛教时代,仅仅依靠背诵的方式,口口相传,依靠专业背诵者,承传经律,这使佛经内容容易产生变化。
4
《心经》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心经”没有阐述“照见五蕴皆空”与“度一切苦厄”之间的逻辑必然性。众生一切苦厄,从原始佛学教义来说,是众缘所生,此有故彼有,它不能因为某人某菩萨“照见”就消除,就超越,就出离。
“空” 的含义,在大乘佛教中,阐述得非常繁琐,玄妙。但是在原始佛学中,“空”的含义很简洁切实,那就是“无常”,“无我”,故说“空”。
“五蕴”,即色,受, 想, 行, 识,本来“无常”“无我”, 本来“性空”,与照不照见无关。
“苦厄”既是人类之主观感受它又是自在之缘生。有苦之缘起,就有苦之感受,“观照”可以让人理解苦厄,但是不能够消除苦厄。
5
《心经》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它将事物的“性”与“相”混为一谈。色,是指事物的相。万物因事物的“相”而可以区别,可以感知。
“佛”所说“空”,是指万物有***性,“无常”“无我”,即“缘起”和 “缘生”之义。(见《杂阿含经》杂因颂第三。卷十二,第二百九十七节佛说大空法经)
说“空”中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无”,这些不是佛陀所谓“空”的教义,而是“玄学”。佛所谓“空”是缘起论。“五蕴,六根,六尘,十二因缘,四圣谛,皆因 “ 缘起论” 而成立,而有。 佛陀的“空论”不是什么都无,而是什么都有。
“空”中……无“苦,集,灭,道”,表现了大乘佛教对原始佛教原理的背离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