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唐山地震电影的思考

由电影《唐山大地震》引发的思考

今天去中山影城看唐山大地震。我和同学有幸看了这部片子,挺震撼的。我是唐山人,经历了地震灾难(当时我八岁,刚上小学二年级)。从一个唐山普通人的角度来说说我们的感受吧。

首先,最让人感动的是灾难面前的亲情!徐帆妈妈和张国强实验爸爸(以下简称妈妈爸爸)灾难时刻第一个想到的是孩子!看到孩子无助的哭喊和求助,家长心碎的心情被两个演员演绎的淋漓尽致,完全没有看到他们在表演!父亲救孩子失败后,面对“救姐姐还是救弟弟”,母亲最后做出的痛苦选择过程,被徐帆演绎得真实而感人!这是多么痛苦的选择。你的手掌上全是肉。作为母亲,任何人都很难做出选择。是真正的生死抉择!地震后,奶奶和姑姑来唐山带方达回济南。面对骨肉分离,母亲的无奈和大度,外婆的思想矛盾和对母亲的理解,体现了她感人至深的母爱!

二是真实反映了人民军队在抗震救灾中的巨大贡献和牺牲。无论是唐山还是汶川,解放军永远在救灾的最前线,这说明人民军队是战争时期人民和平的守护神,是灾难前人民生命的守护神!

第三,养父母给了方凳真实真挚的爱。陈和陈进分别扮演了养父养母的角色,他们给了小芳登第二次,或者说第三次生命,把方凳当成自己的,培养她长大,考上大学。尤其是陈把养父对养女的爱表现的淋漓尽致,也很感人!

第四,影片中爱情的表现处理的恰到好处,很到位。父亲冒着生命危险把母亲推进摇摇欲坠的楼房,充分体现了父亲的爱,也表明了父亲对母亲的爱。母亲孤独30多年所表达的对父亲的爱!

除了以上感受,我也谈谈我个人对这部电影拍摄的看法。这部电影是大制作,非常震撼。陈、徐帆等演员的表演都很真实。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来一部这样的电影,希望能让我们的同胞感到一点震撼,改变对年轻人的看法。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影片涉嫌广告,可能是剑南春酒厂和工商银行赞助的。另外,对历史背景的细节把握也不准确。比如副标题提出陈实验的养父在1986佩戴上校军衔不太现实,我军在1988实行军衔制度。当然,这只是本片中美玉的瑕疵。总的来说,这部电影很震撼,很真实。

而且唐山地震时交通不发达,只有军队能进。基本上唐山人自己脱光了,最后死了24万人。汶川地震的时候,全国动员,有钱人出钱,出力很大。直升机飞进来,挖掘机进来,全国各地的志愿者都来了。时代不同了!唐山的观众看完之后感动甚至感激!所以,人要有一颗感恩的心,用一颗感恩的心回报社会,回报恩人,这一点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