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台湾布袋戏是怎样的?

传统台湾布袋戏,据说于清顺治年间从闽粤沿海一带传入。师承唐山师父,专门演出代代相传的老戏码,后来则专门搬演神仙魔道大战,剧情光怪陆离,集怪诞、悬疑、刺激于一身,称为“金光布袋戏”。

台湾布袋戏最初流行于台湾嘉义、鹿港等闽南人聚居地区,道白曲调均带闽南乡音,被闽南人称为家乡戏。后来逐渐扩散到台湾全省。

台湾布袋戏的偶人造型、舞台布景、音乐曲调诸方面,都有较为严格的要求。戏班分前后场,前场表演撑技,即由主演、助演,称为“头手”、“二手”的2人操纵戏偶;后场4人,分担文武场。

唱腔一般采用漳州调。乐器有月琴、单皮、堂鼓、小锣、铙钹等。演出多为有谱可循的传统剧目,内容大抵取材于历史故事,或者民间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