泮塘的基本简介

在广州城区西部。泮塘原有南汉刘氏皇家御苑华林园,故亦为西御苑旧址之一。南汉时为江边滩地,多池塘、洼地,时称半塘。清乾隆年间(1736—1795)取典雅之意 ,改为泮塘。1958年政府号召群众义务劳动,在泮塘内开挖荔湾湖,后建成荔湾湖公园。2007年广州市人民政府计划清拆泮塘五约内民房,腾出3.6万平方米土地并入荔湾湖公园。泮塘在广州西关﹐即是如今泮溪酒家﹑荔湾湖公园以及龙津西路﹑泮塘五约一带。

传说古时此地所产之「五秀」(这五秀﹐本来是五种植物植茎﹕莲藕﹑菱角﹑茭笋﹑马蹄﹑茨菇﹐但因为泮塘一带水土肥沃﹐这五物特别肥美﹐故得「五秀」之美誉。)﹐与其他地方种植的没有什么分别﹐但後来有一天﹐五位农人在龙津桥附近拜过了龙王庙(今已不存在)﹐当晚龙王就报梦﹐嘱将泮塘与龙津河的水贯通﹐「龙津连泮水」﹐五物便更加秀美。翌日﹐五位农人把各自的梦境说出来﹐竟然相同﹐於是﹐龙津与泮塘的村民便合力将两水贯通﹐水源变活﹐不但所产的植物肥美﹐而且还改善了西关的风水﹐因为以勘舆学而言﹐泮溪﹑荔湾为西关的「青龙」位﹐青龙神气﹐整个西关自然就有运。所以﹐明清两代﹐以及民初﹐直到现在﹐西关都见人才辈出﹐当年的多宝路﹑宝源路﹑逢源路﹑昌华街﹐就住过不少像詹天佑、蒋光鼐等这样叱吒一时的风云人物。而上世纪50年代,泮塘开辟了人工湖荔湾湖,原西区也改名为荔湾区。2010年广州亚运前夕,经过一轮大兴土木,在泮溪酒家的「风水基」以及荔湾湖畔﹐复修荔枝湾的小河﹐让花艇穿梭其间﹐重造景点。老飨又可以在新荔枝湾的艇上吃到美味的「艇仔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