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龙云将军比武联想到的

由龙云将军比武联想到的 (果毅) ?江南先生曾著有《龙云传》,其中有龙将军战胜法国大力士的一段文字记载。下面,我将有关事略简摘如下: 龙云的老师乃四川人氏,外号「 ”马汤圆”,真名马德胜。此人虽非名师,但属行家,确是事实。龙云曾是云南讲武堂的学生。讲武堂举行毕业典礼时有一 项是国术表演。当时正值法国大力士自巴黎抵滇,请求观礼,进而要求双方对擂。后经云南都督兼讲武堂校长唐继尧许可,讲武堂遂遣龙云前去应战。 比赛当日,龙云施「 ”掸腿”,大力士不敌。据杨森将军后来回忆目击经过时说:「 ”龙云打南宗拳,跟四川拳法很接近,招式连环,变化无穷。那法国拳师的西洋拳打法一味猛攻,露出的破绽很多,龙云只用一连串的披手式,闪展腾挪,便已将洋人打得头昏眼花,最后龙云伸手迎攻,洋人一碰到他的手,就疼得唾哇怪叫,硬说龙云手里暗藏铁器。龙云笑笑,把上衣脱了,叫他检查,其实连个铁扣子都没有,于是洋人自甘认输。”正是由于龙云武功出众,才被调任唐继尧的近卫,并升任护卫队大队长,此为龙云日后执掌重兵之始。 从以上这段文字记载,使我联想到以下两点: 一、当今普及形式下的武术不具实战的技击性。 我们知道,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中国武术家战胜国外技击家的事例并不鲜见。至少这说明武术在当时多少还保留着其鲜明的技击特性,因为真正要战胜一个有经验的训练有素的对手并非易事。然而,在武术发展到今天,从目前普及形式下的武术套路来看, 仅仅只是一味地练习经过精心编排的所谓武术套路, 赛想若是挟此技与国外那些经常以实战作为训练手段的 各类武技比高低,能否对抗尚无把握。要想仿效前人 也来扬一扬国威,战胜几个国外的技击家,则实在有些天方夜谭般的意味。 因此,我们应该将普及形式下的那种体操化、艺术化、未经实战检验的花法式技击表演与那些经过严格训练且尚未丢弃以实战为宗旨的技击专修形式区分开来。 二、武术的实战技击与体育健身的矛盾。 实战技击包括自我的修炼与相互的对搏,二者是一个有密切联系且不可分割的整体,失去其中之一, 就谈不上真正的实战技击。而且,实战技击的两个方面同样都具有增强自身体质与发挥自身潜能的独特功效和显著作用。 正是如此,各国的武技才有可能相继列入体育运动项目。肯定地说,任何一项武技在尚未真正成为现代体育项目之前,作为一种最具有攻击性的手段都难免招致残暴之讥,作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 目的拳击一个时期也曾被官方废止,而中国古代的 「 ”止戈为武”之说则确是对实战技击更高层次的美化。 即使到了成为现代的体育搏击项目的今天,其目的虽已更多地向健身方向发展,但是作为一种有条件的搏击形式,以力量、技术为主的攻防技击特性却仍不可少,这与跳高求高,跳远求远,投篮、射门求准的道理一样,需要分一个高低优劣。 可见,武术也恰是通过其特殊的手段来实现其特有的功能,如果减弱武术鲜明的技击性,无疑将在很大程度上甚至是完全丧失武术存在的意义。 因此,武术的技击与武术的健身之间构成了一对矛盾,一方面要尽可能保护人身安全,另一方面又要尽可能充分地发挥出武术鲜明的技击特性。所以,我们必须对这一对矛盾进行分析和综合,在最低限度保护人身安全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武术技击的独特功效,唯有这样,中国的武术才有可能真正成为 一项既符合现代文明体育观又不失民族特色的具有巨 大生命力的竞技项目,这样武术必将走向属于世界的 良好归宿。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中所选图文来源互联网,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更正或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