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佩斯制作了一部电影小品。

说主角和配角是历史上最杰出的小品之一大概没什么问题。

陈佩斯和朱时茂有很多好的小品。为什么这一个特别突出?

换句话说,陈+朱作品的情节一般来源于他们之间的矛盾。

按照正常戏剧作品的逻辑,总是浓眉大眼的朱时茂压制了陈佩斯。

喜剧作品需要对比,所以陈佩斯总是从小人物的角度与朱时茂一丝不苟、刚正不阿的态度形成对比。

美妙之处在于这里有一个尺度平衡。

像赵老师一样,他们都变成了土气的人,嘲笑自命清高的巩汉林。例如,在卓别林的喜剧中,他总是用瘦弱的自己来对抗高大的人。

但在陈佩斯笔下,朱时茂并没有真正被击倒。

很多时候,朱时茂还是一个正面角色:一丝不苟,刚正不阿,只是有点过于严格,以及漫不经心的傲慢。

陈佩斯扮演的通常是一个带有某些人性弱点的小角色,有点坏但并不邪恶:

想玩脑子的小商贩,想上镜的小演员,组织看视频的妹纸等等。

《活着的人的巨大变化》是多种风格的混合,而《胡椒面》是独一无二的,对话很少。

在有情节和对话的小品中,诸宸的情节一般分为三种类型:

-陈佩斯竭尽全力使事情尽善尽美,并遭受了很多痛苦,例如拍电影和吃面条。“羊肉串”竟然属于这种?

——陈佩斯以某种方式反击朱时茂,比如“姐夫和小舅子”,把朱时茂吃得死死的;在《王子与邮差》中,邮差扮成猪吃了老虎,王子低下了头。

妙就妙在姐夫靠姐姐,邮递员靠老佛爷。她们都是有潜力的女性,这使得朱时茂无法反击。

这里有一个特殊的草图:

小偷陈佩斯钦佩朱时茂的风格,真的觉得他不是小偷,但也试图抓住小偷的同伙;最后,我被朱时茂吵醒了,出现了身份混淆:

“小偷,我怎么会是小偷呢?!"

我还不自觉地偷了朱时茂的钱包,最后哭了:“我习惯了!”

——题外话,朱时茂、陈佩斯、蔡明、巩汉林和魏健出现在这个小品里。毫无疑问,他主演了史上最华丽的小品。

好吧,回来吧。

每个人都喜欢看陈佩斯对朱时茂的反击。这很正常:

诺斯罗普·弗莱先生说喜剧是两个群体之间的冲突。

非主流群体需要获得认同感,因此他们夸大差异,比如自嘲,以引发笑话并反映主流的愚蠢、虚伪和荒谬。

因此,高级喜剧从弱者的角度自嘲,然后将一切强者神圣化以制造对比。

陈佩斯一直是这样的:小人物的观点,平民的胜利,以及对正义和正直的朱时茂的小小玩笑。

主角和配角是一场精彩的反击戏。

这里的美妙之处在于,陈佩斯本人不是坏人,没有原罪,但他一开始就被定为叛徒;朱时茂的出现是一个正面人物。这种身份锁定自然让观众容易同情弱者。

陈佩斯不满意地说:“你为我叛变了!”每个人也觉得正常。

而朱时茂大摇大摆,言辞铿锵:“我是正面人物,主角!”"

——已经隐约开始,挽回观众对陈佩斯的同情,对朱时茂的不满。

因此,陈佩斯的那句“当我们登上舞台时,这取决于谁有机会”,观众拍手叫好:

这是普通人的共同愿望。

然后是陈佩斯和朱时茂。

因为前面的铺垫,大家只是觉得很好玩,有点泄气。

而在搅动戏剧的过程中,陈佩斯不停地自嘲,这让所有人都觉得这是对的:

“退后!”“你是配角!配角只有半张脸!”“不要那半张脸!”“永远确保我的脸给观众!”

最后爆出一句:“我连脸都不要了,干嘛抢风头!”"

这是普通人自嘲的极限。

经过朱时茂的劝解,这件事更是火上浇油:

“你说你这个条件很棒?这鼻子,这眼睛,这脑袋瓜子,花了几千年才出一个!像你这样的形象,小偷小摸,不法商贩,地痞流氓,你不用演戏,戳那里就行了!”

-从表演的角度来看,这段话不能说是错的,但显然充满了傲慢和偏见。

所以陈佩斯的声音因愤怒而哽咽:

“几千年来一直是这样的事情!”

朱时茂漫不经心地回答:“你不是个东西!”

简直嚣张到了极点。

观众对陈佩斯的同情和对朱时茂的不满几乎达到了极限。

最后,在陈佩斯的电线杆被打开后,他们之间的矛盾彻底爆发了。

陈佩斯罢工了。

于是朱时茂平静下来:“我知道你不想演配角!”

陈佩斯:“我告诉你,我已经表演了十多年了!””然后,画面令人绝望:“如果我换你的衣服,我会比你打得更好!" "

于是朱时茂宣布妥协。陈佩斯成了主角。

到目前为止,这是一次成功的反击,是平民的胜利,也是普通人的胜利。

说白了,是年轻的屠龙者杀死了恶龙。

《小叔子与姐夫》到此结束:姐夫被迫放了姐夫。

报告和邮递员到这里就结束了:邮递员成了首席英雄,报告还要求他“先走!”"

但“主角和配角”的突出之处在于:

逆转了,但还没有结束。

穿衣服时,朱时茂大声说:

“你说的跟我一样,他穿上这件衣服,他也是地下工作者!——再看这张!”

果然,陈佩斯成为主角后,他很骄傲和自豪,他的手势也很到位,所以反派无法隐藏他的脸。

一句疯狂的“我是主角”“现在是我上场的时候了”!

它表明:之前杀死龙的男孩已经变成了龙。

于是观众的情绪又反转了。

当然,陈佩斯还是说了那句经典的话:“我以为只有我这样的人会叛变,没想到你朱时茂这个浓眉大眼的家伙也叛变了!”

这句话真的很有意义。但与此同时,你必须注意到,当陈佩斯说这话时,他忘了自己,进入了“我是一个小偷……我怎么会是一个小偷呢?”。

这里有一个细节。当陈佩斯与朱时茂交谈时,他不知不觉地从主角变成了他习惯的配角。

下一步是合乎逻辑的:

陈佩斯重新扮演了他惯用的反派角色。“金票大了!”

于是朱时茂拍了拍桌子,“白日做梦!”

于是两人进入了节奏。朱时茂在一连串台词后拔出了枪。“我的枪呢?”

陈佩斯仍然记得这件事,并迅速递过枪:“给你!”

又回去了。

所以在陈佩斯倒下后,他意识到自己的身份再次错乱:

“不,我才是主角!”

我是小偷,我怎么会是小偷呢?的升华版本。

他当配角太久了,以至于当他成为主角时,他会在成功时疯狂,但他会情不自禁地进入配角的节奏。这个年轻的屠龙者变成恶龙的故事情节非常精彩。

以至于真正垫底的朱时茂的那句“你,做你该做的事”,完全被掌声淹没了。

所以,《主角与配角》集合了诸宸的所有经典元素:

反击,对各种既定刻板印象的嘲讽,反转,身份的丢失,主动和被动的角色互换。

隐藏的主要情节是年轻的屠龙者(迷失在习惯和自我认同中)变成了一条龙。

所有的经典台词和经典包袱都来自于剧情,而不是文字游戏。

它既照顾了配角们的辛酸,又不抹黑主角的形象,总体上保持了微妙的平衡。

真是个大师。

这是一个完整的模型,再次表明:

最高级的喜剧是保护弱者:正是非主流弱势群体以各种方式(如自嘲)表达他们的差异,以揭露世界上所有的愚蠢、虚伪、傲慢和荒谬。

“我一直以为...我没想到,你朱时茂这个重...!?"

另一方面,一些直接攻击“单身是狗”和“脂肪是安全气囊”的小品...这真是一个很高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