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野之战的地点在哪?
牧野之战路线由孟津冒雨迅速东进。从汜地渡过黄河后,兼程北上,至百泉折而东行,直指朝歌,于二月初四拂晓抵达牧野。
城濮之战:公元前632年,为争夺中原霸权,晋军谋略制胜,大败楚军,开“兵者诡道也”先河的一次作战。4月,晋、楚两军为争夺中原霸权,在城濮交战。楚军居于优势,晋军处于劣势。晋国下军副将胥臣奉命迎战楚军。楚军来势凶猛。胥臣为了战胜敌人,造成自己强大的假象,以树上开花之计,用虎皮蒙马吓唬敌人。进攻时,晋军下军一匹匹蒙着虎皮的战马冲向敌阵,楚军的战马和士卒以为是真老虎冲过来了,吓得纷纷后退。胥臣乘胜追击,打败了楚军
长平之战
公元260年秦攻韩,夺取上党郡。赵驻兵于长平镇抚上党之民。四月,王龅攻赵。赵派廉颇抵抗。赵军士卒犯秦斥兵,秦斥兵斩赵裨将茄。六月,败赵军,取二鄣四尉。而后双方僵持多日,赵军损失巨大。廉颇根据当前形势,决定采取以守攻的战略。秦军挑战,赵国却不出兵。赵王为此屡次责备廉颇。秦贿赂赵使臣用离间计,赵王听信流言,派赵括为将,命他率兵击秦,赵括上任后,一反廉颇的部署,主动出击,结果战败,40万赵军被坑杀。
巨鹿之战,
是秦末农民大起义中,项羽率领6万楚地义军同秦将章邯、王离所率40余万秦军主力部队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项羽军队破釜沉舟,大败20万秦军,使秦军受到严重损失,并迫使另20万秦军不久投降。而项羽则确立了在各起义军中的领导地位。经此一战,秦朝名存实亡。
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发生在合肥市肥西县以北的东记河上。它邻近安徽寿县。又作肥水,源出肥西、寿县之间的将军岭。同源而异归:向西北流者,经200里,出寿县而入淮河;向东南流者,注入巢湖。三国时,魏将张辽曾败孙权于淝水。东晋时,谢玄亦败苻坚于淝水。是有名的古战场。特别是东晋的淝水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
赤壁之战
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孙权、刘备联军在长江赤壁与曹操决战,曹操在有利形势下,轻敌自负,对水战的指挥失误,魏军的长途跋涉,疲惫不堪,队伍的离心离德,终致战败。孙权、刘备在强敌进逼关头,结盟抗战,,扬水战之长,击曹操之短,巧用火攻,终以弱胜强。此战为日后魏、蜀、吴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官渡之战
汉献帝建安5年的官渡之战,经过袁绍与曹操一年多的对峙,至此以曹操的全面胜利而告结束。曹操以两万左右的兵力,出奇制胜,击败袁军十万。这个战例成为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曹操以其非凡的才智和勇气,写下了他军事生涯最辉煌的一页。建安七年(202年),袁绍因兵败忧郁而死,曹操乘机彻底击灭了袁氏军事集团,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又征服乌桓,至此,战乱多时的北方实现了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