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述帝国的衰落

作者:阮伟(湖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

亚述帝国大门的标志性雕塑——人类首翼牛的资料图片

从公元前9世纪开始,国运兴衰的亚述终于成为最强的国家,征服了当时西亚北非的大部分民族,建立了第一个横跨亚非的帝国。可以说,亚述帝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真正的大帝国,比波斯、罗马、中国的秦汉帝国都要早出现。亚述遗址和文物很多,流传下来的文献也很丰富,以至于把研究古代两河文化的学问称为亚述学。

亚述帝国和很多古代帝国一样,是靠武力建立起来的,军事征服比以前的国家残暴得多,很大程度上吸引了后世更多的关注。种种证据表明,亚述人在战争中广泛使用了不必要的暴力,甚至极其残酷的酷刑。

即使有时候不怎么赢,亚述人也会明显夸大自己的军事成就。夏尔马·纳沙尔三世(858年至824年在位)侵华时,在地中海东部与12国联军打了一场大仗。当他只占领了三个城市时,他夸口说“我用我的剑杀死了14000名他们的战士”。

亚述人也是贪婪的掠夺者。仅在基米什之战中,他们就掠夺了大量的金床、金扣、金戒指、金剑、20他连得银、100他连得铜、250他连得铁,此外还有象牙床、象牙王座、象牙桌。亚述人在穆萨西尔战役中俘获了665,438+000名敌军士兵、380头驴、525头牛和65,438+0235只羊,此外还有34他连得黄金、65,438+067他连得银、铜、铅、天青石、青金石和花瓶。对于投降的城市,亚述人的标准做法是敲诈勒索,所得财物用于大规模建设(与后来的新巴比伦相比,真的是九牛一毛),饮酒作乐。这样,很难说亚述人真的统治了被征服者和帝国。这与后来的波斯等帝国有很大不同。

杀人勒索税收不可能不引起反抗。被征服的人民起来反抗亚述。为了维持统治,亚述人将被征服的民族“连根拔起”,即实行全民族迁徙政策。自蒂格拉·帕拉萨三世(745- 727年在位)以来,驱逐被占领土人民的做法已经制度化。

当然,Tigra-Palaza三世上台后,政策稍微宽松了一些,对被征服地区的俘虏和居民的屠杀也比以前少了,更倾向于把他们当奴隶对待。本来会被不必要地牺牲掉的外来人口可以转化为可用的人力资源。这对缓和与被征服方的关系应该会起到一定的作用。尽管如此,蒂格拉-帕拉赞三世并不是一个仁慈的国王,他的残暴并不比其他亚述统治者差多少。

政治智慧对于亚述人来说似乎根本就不存在,暴虐无后果是不可能的。在长期的战役中,由于战争的伤亡和向新殖民地的移民,可用于战斗的亚述本土人口大大减少,最后耗尽。此外,亚述君主与埃及法老一样,与祭司阶级矛盾重重,深受掣肘,王权被严重削弱。所以帝国看似强大,实则外强中干。这就是为什么亚述帝国在重新崛起的迦勒底人和米底人的联盟面前不堪一击而崩溃的原因。公元前612年,亚述的首都尼尼微不仅被盟军攻占,还被夷为平地。一个强大的帝国如此迅速而悲惨地灭亡了。

在亚述诸王中,蒂格拉-帕拉萨三世可能是最值得注意的。出身行伍,在内乱中掌握军队,公元前745年夺取王位。但他一生中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军队的组织改革,即把军队合并成若干专业化兵种,如骑兵、重骑兵、轻骑兵、战车兵、攻城兵、工兵等等。再加上铁在亚述的大量使用和战术创新,这一切使得亚述在西亚北非拥有了一支极其高效的军队。这是一支当时兵种最全、战斗力最强的军队,几乎所向披靡。尽管如此,蒂格拉·帕拉萨三世是一流的军事改革家和战略家,但他不是真正的政治家。在他统治期间,亚述人取得了巨大的军事胜利,但他们与被征服民族之间的紧张关系并没有得到缓解。

蒂格拉帕拉萨三世的后代呢?他的儿子在各方面都远远落后于他,他在登基五年内就被他的一个将军取代了。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萨尔贡二世(721前在位——705前)。萨尔贡二世,他的儿子,孙子,曾孙,四代国王,可以说是不离鞍马的能人。他们风餐露宿,争斗多年。但这也意味着亚述战争机器要休息,连续运转近百年。

亚述人未能更仁慈地对待被征服者,真正的西亚北非政治一体化也未能在当时出现。当然,根本原因是该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太低。但现代人仍然会对亚述人未能表现出真正的政治智慧感到非常震惊。对于此时的西亚北非来说,无论臣服民族的起义多么正义,其后果依然是一场血腥的战争——城市被毁,民族被毁,生命被毁,妻儿离散,家庭被毁。

萨尔贡二世后半个多世纪,亚述对巴比伦和埃及开战,多次攻占巴比伦和埃及的孟菲斯,彻底摧毁了埃及首都底比斯。但国家再强大,也经不起不断的折腾。仅仅依靠军事征服,而不是安抚和安抚被征服的民族,或者至少与部分被征服的民族结盟,亚述人只能勉强维持自己的霸权,人力物力也绝非取之不尽,甚至会在一瞬间耗尽。

永无休止的战争给西亚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磨难,也给亚述本身带来了灾难。首都尼尼微因为国力耗尽而沦陷。

光明日报(2020年9月24日1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