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塔的文化
西塔地区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最初来这里的投资者多为韩国人士。他们看中了西塔地区朝鲜族聚居的特点,并开始用自己民族特有的习俗影响这里的发展。他们先后开起了一些洗浴、餐饮、娱乐设施。
因此,有人曾形象地说,西塔街这里只有“澡堂子”、“饭馆子”和“歌房子”。由于服务行业的特殊性加之异国风情,10年来逐渐在沈阳人头脑中形成了西塔街神秘的概念。
西塔在全国范围内的知名多半是因为“韩国周”,虽然这是一个商业活动,却也让西塔街更多了些文化气。
在西塔的居民区里,一位朝鲜族老人说他们有一个朝鲜族老年人协会,他们成立了一个阿里郎艺术团,主要以表演歌舞为主。这个平均年龄50岁的艺术团到韩国演出受到了当地人热烈欢迎,在西塔以及沈阳其他朝鲜族聚集地更是经常活跃着他们的身影。每逢朝鲜族的节日或是举行重大活动,他们是不可或缺的主角。
事实上,沈阳市民也受到了朝鲜族的影响,更愿意到西塔街歌厅来放松心情,也会点上一两首朝鲜族歌曲。西塔街给人歌舞升平的感觉就不足为奇了。
西塔街另一大特色就是通宵达旦的餐饮店,凌晨时分,大大小小的饭店仍有半数以上的上座率。一位韩国老板:“韩国青年跟中国南方一些城市的青年有着相似的习惯。他们白天工作,夜晚生活。1988年的时候,汉城举办奥运会,西方国家游客转遍整座城市,他们奇怪于汉城的夜店为什么那么少,他们说幸好需要倒时差。后来韩国人受到了启发,夜店越开越多,于是喜欢过夜生活的人也越来越多。”
当一座城市有了昼夜不休息的街道时,它也就有了白天和黑夜两张脸,它才真正地走向成熟,更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