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三十岁的时候在干什么,有多少钱?
1928年出生的李嘉诚在他三十岁时
塑胶花大王
李嘉诚经过几年生活磨砺之后,逐渐成熟了起来。干推销工作的这段时间虽取得了
一定的成功,便毕竟只是一名高级"打工仔",而他所管理的塑胶企业、塑胶公司的财产
毕竟是董事长的,失败的最终承担者也只有董事长本人。企业的成败都与李嘉诚的关系
不大,这使十分渴望向社会证明自身价值的李嘉诚下定决心要自立门户。因此无论老板
怎样赏识,再三挽留,他都决意要离开,他要用自己平日点滴的积蓄从零开始,自己来
亲自创业。
1950年夏天,说干就干的李嘉诚以自己多年的积蓄和向亲友筹借的五万港元在筲箕
湾租了一间厂房,创办了"长江塑胶厂",专门生产塑胶玩具和简单日用品,由此起步,
开始了他叱咤风云的创业之路。
在创业最初的一段时期,李嘉诚凭着自己的商业头脑,以"待人以诚,执事以信"的
商业准则发了几笔小财。但不久之后,一段惨淡经营期来临了。几次小小的成功,使得
年轻且经验不足的李嘉诚忽略了商战中变幻莫测的特点,他开始过于自信了。几次成功
以后,他就急切地去扩大他那资金不足、设备简陋的塑胶企业,于是资金开始周转不灵
,工厂亏损愈来愈重。过快的扩张,承接订单过多,加之简陋的设备和人手不足,极大
影响了塑胶产品的质量,迫在眉睫的交货期使重视质量的李嘉诚也无暇顾及愈来愈严重
的次品现象。于是,仓库开始堆满了因质量问题和交货的延误而退回来的产品,塑胶原
料商开始上门催缴原料费,客户也纷纷上门寻找一切借口要求索赔。
从做生意开始就以诚实从商、稳重做人处世的李嘉诚付出的代价是很惨重的。这种
代价几乎将李嘉诚置于濒临破产的境地。
这段时间,痛苦不堪的李嘉诚每天睁着布满血丝的双皮眼,忙着应付不断上门催还
贷款的银行职员,应付不断上门威逼他还甭原料费的原料商,应付不断上门连打带闹要
求索赔的客户,以及拖家带口上门哭哭闹闹、寻死觅活要求按时发放工资的工人们。
充满必须信心的李嘉诚做梦也没有想到,在他独自创业的最初几年里初尝成功的喜
悦后,随之而来的却是灭顶之灾。1950年到1955年的这段沉浮岁月,直到今日,李嘉诚
回想起来都有心有余悸的感觉。这是李嘉诚创业史上最为悲壮的一页,它沉痛地记录了
李嘉诚摸爬滚打于暴雨泥泞之中的艰难历程,它用惨重的失败反映李嘉诚成功之路的坎
坷不平和最为心痛的一段际遇。
失败其实并不是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失败之后是否仍有信心,能否继续保持或者拥
有清醒的头脑。像任何身处逆境的人一样,李嘉诚经过一连串痛定思痛的磨难后,开始
冷静分析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分析市场走向。
在种类繁多的塑胶产品中,李嘉诚所生产的塑胶玩具在国际市场上已经趋于饱和状
态了,似乎已经没有足够的生存能力。那么意味着他必须重新选择一种能救活企业、在
国际市场中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从而实现他塑胶厂的"转轨"。
一天深夜,李嘉诚自修完当天的功课后,仍象平日一样随手翻阅着一些杂志。当他
阅读最新英文版《塑胶》杂志时,发现在一个不太引人注目的地方,刊登了一项有关意
大利一家公司用塑胶原料设计制造的的塑胶花即将倾销欧美市场的消息。
李嘉诚马上联想到和平时期过着平静生活的人们,在物质生活有了一定保障之后,
必定在精神生活上有更高的要求。如果种植花卉等植物,不但每天要浇水、除草,而且
花期短,这与当时抓紧时间工作的人们的生活节奏很不协调。如果生产大量塑胶花,则
可以达到既价廉物美又美观大方的目的,能很好地美化人们的生活。想到这时,李嘉诚
兴奋地预测着:一个塑胶花的黄金时代即将来临。
1957年,李嘉诚带着企业复活的希望踏上了学习塑胶花制造技术的征途。精明的李
嘉诚深知生意人对于刚面世的新产品是十分重视的,而且在技术上会有很大的保留,不
会轻易地让人学去,故不断以购货商、推销员等身份,甚至不惜打短工,千方百计地搜
集点滴有关塑胶花制作的技术资料。
不仅如此,李嘉诚又购置了大量在款式、色泽上各具特色的塑胶花品种带回香港,
不惜重金聘请香港乃至海外的塑胶专业人才,对这些购回的塑胶花品种进行研究。他一
边进行市场调查,一边了解国际市场的发展动态,希望能找出最受欢迎的塑胶花品种进
行大规模生产。
1957年,咬紧牙关走出绝境的李嘉诚开始了他的一系列别具新意的"转轨"行动:生
产既便宜又逼真的塑胶花。这在当时的香港还是一个"冷门"。经过李嘉诚的努力以及各
方面的促销和广告活动,塑胶花开始引人注目起来,为香港市民所普遍接受。"长江塑胶
厂"的名字也开始为人们所熟悉。
重新开出一条道路的李嘉诚,在度过危机之后,便渐渐地走上了稳定发展的道路。
1957年底,李嘉诚为了适应大规模的生产需要,将"长江塑胶厂"改名为"长江工业有
限公司"。李嘉诚开始着手引进西方的管理经验。他认定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企业内部
保持高水平的管理,坚持按责任办事是非常重要的。
李嘉诚常常这样告诉身边的人:"我们长江要生存,就得要竞争;要竞争,就必须有
好的质量。只有保证质量,才能保证信誉,才能保证客观,才能保证长江的发展壮大"。
李嘉诚极其看重自己产品的质量。李嘉诚宣布:"从今以后,长江的产品,没有次品"。
今天的李嘉诚给人最鲜明的印象是足智多谋,在经营策略上他从不轻易去冒险,更
不会有随便碰碰运气的行动。他的所有决策都来源于对全面、广泛的资料的占有和分析
;他的决定,都是按照理行的实际情况而做出的合理的反应,这也是他最为人称道的本
领。
然而,李嘉诚的胆识和才华并不都是与生俱来的。除了他得天独厚的天分之外,更
多的是来自于他的勤奋和毫不懈怠的求知,以及善于吸取自己与别人的经验教训和谦虚
谨慎的作风。
李嘉诚虽然率领企业步出了深渊,但并非就此脱离了困境。这时,他的资金仍然十
分不足,生产设备仍旧很简陋。他无法更新设备,增加厂房,招聘技工,生产规模也无
法像计划的那样扩大。
正当李嘉诚预感到资金问题会给他的企业带来新的危机的时候,有一位急需大量塑
胶花的订货商来到他的公司。
第二天,在香港一家酒店的静谧而优雅的咖啡厅里,李嘉诚和订货商对坐着。有那
么几秒钟,他们都没有说话右侧是沉默地品尝着咖啡。接着,李嘉诚从手提包里拿出八
种按照订货商的要求设计出来的机关报颖别致的塑胶花,放在外商面前。然后,李嘉诚
诚恳地告诉外商。
"先生,这八款塑胶花是我和公司设计人员昨晚一夜没睡按你的愿望设计出来的,有
五款我想基本符合你的要求;而另外三款,因为我考虑到你的订货是为圣诞节准备的,
因此,在你的要求的基础上,再揉进一些东方民族的传统风味,我认为或许你会喜欢,
所以全部拿来,供你挑选。"精明的李嘉诚明白自己资金不足的劣势,但他看准了这次薄
利多销的机会。他敏感地预测到如能与这位订货商达成协议,那么长江工业公司不但可
以脱离困境,而且还可以在香港取得相当有利的竞争地位。李嘉诚接着说:"就我个人而
言,我当然十分希望能够长期与您合作。长江目前虽没有取得足够的资金以及担保,但
是我们却可以给你提供全香港最优惠的价格、最好的质量、最优的款式,并保证在交货
期按时交货。而且,这八款塑胶花样品,如果你觉得满意,我愿意送给你,只是希望有
机会跟你合作。"
李嘉诚这翻坦诚相见的话语深深地打动了外商。这位订货商以十分惊讶但十分欣赏
的目光注视着面前这位华人企业家,钦佩他竟然能在一夜之间设计八种款式的塑胶花供
他挑选,订货商高兴得情不自禁地握着李嘉诚的手连声说:"了不起,年轻人,我同意跟
你合作,你会干好的!"
这次成功使长江工业公司从此站稳了脚跟,并在香港塑胶企业内有了相当的竞争能
力,也使李嘉诚清醒地认识到对一个即使是身处逆境,但决意抓住机会的人来说,不管
遇到什么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有信心、决心和执着的诚意,机会的大门将永远为这些胸
怀抱负、希望有所作为的人们而敞开。
在接下来的日子,李嘉诚领导长江工业公司迎来了香港塑胶花制造业最为辉煌的时
期。欧美各国对塑胶花的需求量更大了,就连中、下等家庭也渐渐养成了插花的习惯。
李嘉诚也充分利用这段鼎盛时期,不断创新。他以高薪招聘塑胶专业人才,研制出
欧美用户最感兴趣的接近天然花的的喷色塑胶花、特种花、热带新奇花卉,以及具有中
国传统特色的中国特种花,从而顺利地打入欧美市场。李嘉诚利用长江工业公司高品质
的塑胶花产品,全方位地争取到了海外买家的长期合约,业务得以迅速增长。
庞大的塑胶花市场,为李嘉诚带来了数以千万港元计的利润,长江工业公司的塑胶
花和李嘉诚本人也愈来愈受到塑胶界的注目。"长江"因此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塑胶花制
造基地,而李嘉诚则被誉为"塑胶花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