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晓冬·程莉莎(钢直郭曼的奋斗史小董)
1977年,“妈妈”程莉莎出生时,“钢铁直男”郭晓冬三岁。
程莉莎出生在湖北武汉的一个公务员家庭。她吃得很好,是个真正的小公主。
另一方面,郭晓冬出生在山东临沂的一个农村家庭。他缺少衣服,甚至食物和衣服。
上世纪70年代,临沂与世隔绝,贫困潦倒,父母起早贪黑干活,一年只挣500元。
郭晓冬和他的兄弟郭晓峰从小就在家里拔草、放牛和摘棉花。他们是真正的穷小子。
上世纪80年代初,农村会不定期放映一些露天电影,父亲就推着两个哥哥去看,哪怕走20里路。
看完电影,两兄弟兴奋不已,会模仿电影中的角色,在心里种下电影的种子。
放学后,两兄弟都是学校的文艺积极分子,他们经常参加文艺演出,给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可惜家里太穷,负担不起两兄弟的学费。
1989年,哥哥辍学后,郭晓冬也因为34元的学费辍学,走上打工之路。
随后几年,郭晓冬挖过下水道,做过印刷工,做过服务员,靠每月15元的工资生活。
此时,程莉莎正在母亲的安排下学习舞蹈和钢琴。她从未想到她未来的丈夫会是个穷小子。
1992年,郭晓冬在一本杂志上看到“北京电影学院举办夏令营”,毅然辞职,带着借来的120元踏上了去北京的火车。
在这个夏令营中,郭晓冬只和他的哥哥郭晓峰谈过,他的父母对此一无所知。
郭晓峰非常支持他弟弟的决定,但当他的父母得知此事后,他们认为他的儿子“无所事事”,他的心因愤怒而颤抖。
半个月的夏令营开启了郭晓冬人生的新大门,也坚定了他考北电的想法。
因为缺钱,郭晓冬在海淀区租了一个发霉的地下室,白天出去打工跑龙套,晚上在潮湿的地下室学习文化,坚持下来。
不幸的是,上帝并不关心郭晓冬。
1993,郭晓冬第一次参加北电的艺考,连初试都没通过,就这样被刷掉了。
为了积累表演经验,落榜后,他坚持蹲在北京电影制片厂和八一制片厂门口,不管多小的跑龙套他都接下了,逐渐积累了表演经验。
当时,忙碌一天的工资只有20元,但郭晓冬很高兴,觉得自己离梦想越来越近了。
此时,15岁的程莉莎在父母的培养下也对表演产生了兴趣,并决定将来报考艺术院校。
第二,成为赵薇和黄晓明的同学,支持哥哥。
1995浙江货车司机郭晓峰也被弟弟的激情感染,于是放弃了司机的工作,去北京做跑龙套的。两兄弟开始向他们的梦想出发。
他们一起租住在地下室,白天一起蹲着,晚上互相监督学习,艰难而快乐。
1996年,在哥哥的鼓励下,22岁的郭晓冬再次奔赴北电,并成功被录取,与赵薇、黄晓明、陈坤、祖峰、颜成为同班同学。
今年北电刚改系统,学费从1000多涨到8000多。两兄弟开始为学费发愁。
为了攒够学费,两兄弟做过清洁工、油漆工、厕所挖泥船、邮递员等。他们每天都很忙,终于在郭晓冬拿到了足够的学费。
我的哥哥郭晓峰,为了减轻哥哥的后顾之忧,主动赚钱,从来没有哭过苦和累。
前排有两个兄弟。
郭晓冬也知道哥哥的难处,在学校从不乱花钱,还被同学嘲笑“太挑剔”。
后来,班主任崔新琴了解到郭晓冬的情况,开始主动帮他做广告和活动,这才逐渐解决了郭晓冬的燃眉之急。
大学四年,郭晓冬得到了崔新琴的照顾,顺利毕业,被分配到八一制片厂。
后来,郭晓冬参加了北国之风,温暖,新的结婚年龄和高中的女儿等。,并逐渐在娱乐圈站稳脚跟,成为一名脚踏实地的演员。
郭晓冬走红后,他没有忘记自己的哥哥郭晓峰。只要在拍戏,他都会为哥哥争取一个角色,还出资一大半帮哥哥在北京买房。
2004年,他还鼓励哥哥进入北电的导演培训班,而郭晓峰也先后参演了《青盐商》、《红色电波》、《伪装者》、《金衣之下》,演技备受认可。
而程莉莎以1997考入上海戏剧学院,成为表演系的一名学生。
她的同学,如大卫、冯绍峰、严宽、杨蓉和林莉,都成了著名的演员。
毕业后,长得还不错的还出演过《爱情密码》、《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毛秘史》、《最后的格格》等。,一步步向目标迈进。
郭晓冬和程莉莎的命运出现在2002年。
三、郭晓冬与程莉莎的渊源
2002年,导演霍建起看中了郭晓冬的“直男”气质,邀请他出演电影《北国风》。
在这部戏中,身着军装、英姿飒爽的郭晓冬吸引了女配角的注意。
这个女配角是程莉莎。
作为女儿,程莉莎刚刚入团,对服装、道具、配饰提出了各种要求。
当郭晓冬看到这一幕时,他给程莉莎贴上了“妈妈”的标签。
《北国风》拍完之后,程莉莎“粘”上了陈晓东,主动追她,时时刻刻关心他,完全不顾面子,让郭晓冬很尴尬。
在此之前,郭晓冬从未谈过恋爱,对感情一无所知。她根本不知道如何面对程莉莎。
如果不是因为程莉莎的主动,估计这段感情就要白费了。
在程莉莎眼里,郭晓冬是“钢铁直男”;在郭晓冬眼里,程莉莎仍然是一个“妈妈”。
第一次约会,郭晓冬穿西装打领带;程莉莎穿着一步裙配高跟鞋;显然他们都很重视。
然而,郭晓冬这个“直男”却选择了一家小火锅店吃饭,这导致他们的浪漫约会功亏一篑,让他们闻起来像火锅。
在他们的关系之后,程莉莎第一次庆祝他的生日。郭晓冬送了一条项链,里面有一张发票,这让程莉莎哭笑不得。
后来程莉莎才知道,郭晓冬没有让她看价格,只是告诉她:我很看重你,礼物不便宜。
他们第一次吵架,是在东直门地铁站,地铁吵来吵去。郭晓冬立即挤进去,把程莉莎留在原地。
程莉莎不明白:“我感觉好难受,你怎么一个人挤地铁?”
郭晓冬想,“这个城市的女孩太坏了。他们已经买了地铁票,还不赶紧!上来继续辩,也是如此。”
两个人出去吃饭,郭晓冬不管多辛苦都会坚持买单,绝不会因为程莉莎条件好而占它便宜。
而程莉莎为了减轻郭晓冬的负担,想多交一些,但被郭晓冬一次又一次地拒绝了。
在整个交往过程中,郭晓冬一直很自卑,觉得自己是个穷小子,根本配不上“白付梅”。
另一方面,程莉莎不在乎给予、道歉和挽回,只想继续这段关系。
两人相恋,纠结。2004年,他们还是受不了压力,分手了。
第四,短暂分离后的公司
两人分手后,程莉莎一年拍了四部戏,在剧组扎了根,不敢想郭晓冬。
另一方面,郭晓冬因为拍摄《北京,我的爱》而认识了韩国女演员韩彩英。
虽然他没有公布自己的恋情,但多年后,当郭晓冬参加一个综艺节目时,他曝光了这件事。
这段感情很短暂,因为中韩差异,生活,脾气等不同,最后分道扬镳。
后来,郭晓冬发现程莉莎很适合他,于是他转过头,再次追求程莉莎。
这一次,两人的角色互换成了郭晓冬的全部追求,而程莉莎享受着被宠坏的感觉。
2007年6月,这对夫妇终于结婚了。
郭晓冬要求婚礼必须在他的家乡举行,程莉莎安排了整个仪式,这成了十里八村的一件大事。
因为郭晓冬的明星身份,在婚礼当天,村里的道路挤满了人,十里八村的村民涌上街头看明星。
程莉莎并不在乎人群,他从敞篷车里走出来,给村民们发糖果。
在临沂老家的土炕上,程莉莎正式成为了山东媳妇。
婚后,郭晓冬立即将银行卡交给程莉莎保管,毫无保留地交给了妻子。
而郭晓冬的“钢铁直男”气质更加明显,要求程莉莎“不穿暴露的衣服,要穿泳衣,裙子不要穿到大腿”就很奇妙了。
但程莉莎认为,这些与人格有关,但也是爱的表现,所以无条件接受。
虽然郭晓冬的“钢铁直男”气质多次被网友diss,但程莉莎非常理解自己的丈夫,并没有觉得不妥。
婚后每年春节,只要郭晓冬没有工作,夫妻俩都会回临猗老家过春节。
虽然不习惯农村的土坑,不习惯七大姑八大姨的出生,但为了郭晓冬,程莉莎能一直忍着,并乐在其中。
郭晓冬的父亲于2003年去世,留下母亲一人在家乡。
为了不让婆婆过自己的生活,程莉莎和郭晓冬把婆婆带到了北京。虽然住在一起需要磨合,但是他们对老人的孝心并没有改变。
为了支持郭晓冬的事业,程莉莎婚后退休,专心照顾家庭;郭晓冬也非常感激他的妻子十年来从未让他带着钥匙出门。
但是,这段婚姻也是纠结的。
随着郭晓冬的流行,程莉莎呆在家里的时间越来越多,并且经常感到非常悲伤。
当郭晓冬了解到这一点后,他开始鼓励妻子出去工作,享受工作带来的乐趣,这也帮助程莉莎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2月20日,程莉莎终于在《乘风破浪的姐姐2》中被淘汰,郭晓冬发消息“你可以回家做饭了”,让网友很不爽,觉得他埋没了程莉莎的才华,被众人嘲讽。
虽然对郭晓冬有很多误解,但是我觉得这样一个孝顺父母,支持哥哥,爱老婆,不搞绯闻,不上综艺,不找噱头的演员很难得。就算他有点大男子主义,又有什么不好?
总比那些整天八卦瞎搞的演员强!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