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小心看了一本历史书——《春秋战国真有趣》荡气回肠中略有遗憾
严格来说,《春秋战国真有趣》是一本很不错的历史书,它系统的讲述了春秋战国的各国历史,让一个一个著名的历史人物粉墨登场,精彩演绎了属于那个年代的风采。整本书看完,有一种荡气回肠的感觉,可当合上书本之后,却有一种略有遗憾的叹息。到底遗憾在哪呢?我个人认为,整本书的遗憾有三点。
1书中的观点缺乏新意
《春秋战国真有趣》采用纪传体的写作手法,用一个一个人物故事串联出了一段历史。看似很有趣,但实则是一种“拿来主义”。作者只是把历史事件用白话文的方式“平铺直叙”了一遍,却缺少对待事物的看法和观点,或者给出的观点太过于普遍,没有任何的新意。
有人说,史书就应该客观。在我看来,史书确实应该客观,可中国的史书撰写流传至今,已经不缺乏客观的史书了,作为一本需要被新时代读者接受的书籍,就应该有些个性,否者就变成一种“拿来主义”,毫无特点可言。书中的所有故事我都在其他的书本上看过,书中所有观点和评论都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让我不禁感叹:“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
另外,中国人写历史,从来都没有跳出一个怪圈,那就是他们能够把历史中的某个桥段演绎的淋漓尽致,活灵活现,但却缺少了对历史发展的评价以及分析。好比某个大臣和某个皇帝的对话,中国作者能够想象出来两人对话的语气、潜台词,甚至是面部的表情。相对于外国的历史记载,这些因素都会被弱化,外国作者更注重历史发展的因果关系。
在看《春秋战国真有趣》之前,我还看了一本书,名叫《哈佛中国史》。不得不承认,有的时候,换一个角度来看历史,就有一种看“新”历史的感觉。
《哈佛中国史》全书都在探讨中国朝代建立与消亡的因果关系和必然联系,这就与传统的中国历史书不太相同了。下面,我们来探索一个简单的问题:秦朝为什么能够一统中国?传统史书中一定会指出,秦朝之所以能够统一天下,要依赖于商鞅的改革变法、嬴政的雄才伟略、李斯的法家思想等等,然后以商鞅、嬴政、李斯为主角,撰写一段他们的演绎。大致一看,感觉作者的表达似乎没有什么问题,可仔细一想,就不难发现,作者给出的答案似乎都要归功于“运气”。那么我们换一个思维,如果没有商鞅,秦朝还能统一吗?如果没有嬴政,秦朝还能统一吗?如果没有李斯,秦朝还能统一吗?面对这样的疑问,很多作者似乎都没有办法给出确切的答案。但《哈佛中国史》却给出了答案。
我们要知道,历史走向是必然的,这就好比没有孙中山,清朝也一定会被推翻。同理,没有嬴政,没有商鞅,没有李斯,秦朝也一定能够统一。为什么呢?《哈佛中国史》指出,秦朝地处陕北,当地气候环境恶劣,多山川、少耕田,民风彪悍,好勇擅斗。因此,在冷兵器时代,这样一群人具备强悍的武力,且具有打架不要命的民俗,是统一天下的前提条件。且不说这个观点的对与错,总之我看到这样的观点,确实让我眼前一亮。
这就是思想的深度,历史的深度。然而,《春秋战国真有趣》却缺少了这些深度,作者龙镇似乎更乐于去讲述春秋战国时期的故事。
2缺少人物的刻画描写
描写历史的手法大致分为三种,分别是纪传体、编年体和纪事本末三种,纪传体以描写人物为主,其代表作为《史记》,编年体以按照时间轴描写为主,其代表作为《春秋》,纪事本末以描写事件为主,其代表作为《资治通鉴》。
当前中国历史作者们大多是受到了《史记》的影响,习惯用历史人物的一生来贯穿历史,我只能说,这样写的史书会更有趣一些。但问题又来了,描写人物绝对不是去描写一个人物的外貌,而是要给这个人物赋予灵魂,使读者能够从这些人物的身上找到***鸣感,这才是一本好书。
近看年,随着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大火以后,类似的历史书也层次不穷,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龙镇的《春秋战国真有趣》、王觉仁的《大唐兴亡三百年》、雾满拦江的《别笑,这是大清正史》和《民国就是这么生猛》,然而,这些书无论是在销量上,还是在知名度上,亦或者是在口碑上,都要比《明朝那些事儿》差一些。也许有人会说,你们不懂历史,不懂写作,要知道,王觉仁和雾满拦江都是教授、学者,他们的书更有深度。那我就想说了,学者和教授就一定是畅销书作者吗?
历史一再证明:“大俗即是大雅”的真理。你写的东西没人能看懂,或者不能引起***鸣,难道说就一定是好东西吗?我曾经和一个知名记者聊天,记者说最近采访了一名退伍军人,准备写一篇文章,标题准备叫做“不忘初心的退伍军人”。我说道:这个标题有点俗了。记者却告诉我,俗才是雅。媒体是用来面对群众的,如果你写得过于深奥,大家都看不懂,不能引起***鸣,那么你的这篇文章就没有意义了。真是一句惊醒梦中人。
当年明月写《明朝那些事儿》的时候还不满30岁,同时,他还是一名公务员。也正是因为他不是科班出身,才没有受到传统教条的束缚,他写的《明朝那些事儿》,生动有趣,很容易就为读者塑造了一个嫉恶如仇、劳劳碌碌的朱元璋形象、一个好勇斗狠、心眼颇多的朱棣形象、一个勤勤恳恳、乐于奉献的朱瞻基形象。我尤其喜欢当年明月写的那句话:朱瞻基是一名好同志。一下子就让我把朱瞻基的形象定格了,并让我想到了我家对门的那个老实巴交的小学老师,小学老师不一定和朱瞻基长得一模一样,但他们的气质应该是相同的。这就是***鸣的力量。
个人认为,《明朝那些事儿》之所以能大获成功,其中一条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把所有的历史人物给写活了,引起了读者的***鸣,勾起了读者的兴趣,让人爱不释手,流连忘返。与之相比,《春秋战国真有趣》等书籍就差点意思了。
3历史的内核是喜剧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已经开始了爆炸。小时候,一个春秋联欢晚会的小品可以让人们笑上一年,现在呢?随处可见的段子,与时俱进挑逗着人们的微笑神经。不得不说,在信息爆炸的年代里,人们越来越焦虑,越来越需要开心。
曾几何时,喜剧电影、段子APP占领着主流市场,这就能充分说明,人类越来越需要放松,越来越需要快乐。因此,对喜剧的研究就开始往哲学层次上升了。有人说,喜剧的内核是悲剧,有人说,喜剧的内核是讽刺。不过这些似乎都不重要,因为今天所聊的话题不是喜剧的内核,而是历史的内核。
短平快的阅读和信息接收是当前的主流模式,越来越多的人无法认认真真的去看书籍了。短视频一刷,就能知道当前的流行发展趋向。因此,对当代的作者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你写的东西,不仅要有内涵,还有引发让人读下去的兴趣。如果书里能增加一些幽默的元素,你的书一定可以大卖。
历史就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易中天不是历史系的教授,但却因为风趣幽默的历史讲解让他一度站在了潮流的风口浪尖上。当年明月不是喜剧工作者,但其幽默的语言使《明朝那些事儿》经久不衰。
现在想起小时候阅读《明朝那些事儿》的场景,我几乎是不眠不休的在看这本书,越看越想笑,越来越觉得有趣。现在想想,之所以能支撑我用很短的时间看完《明朝那些事儿》,可能就是因为当年明月的幽默风格吧。
如今,大笑之余,回想《明朝那些事儿》里的段子,不禁让我“不寒而栗”,为什么呢?是因为,我发现当年明月几乎抓住了每个人的幽默细胞,而他抓住的技巧其实并不难,就是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古人的为人处世。就这么简单。
我想,这应该就是历史的喜剧内核了,也就是说,历史中的喜剧内核并不是讽刺,也不是悲剧,而是现代思维和古人思维的碰撞。
与之相比,现在有很多历史书籍,紧紧跟随当年月明的脚步,仅仅是为了搞笑而搞笑,仅仅为了幽默而幽默,但他们的好评和销量,始终没有达到《明朝那些事儿》的高度,我想着应该就是原因了。当然,龙镇的《春秋战国真有趣》虽然把“有趣”作为标题,却没有让我发出会心的微笑,因此个人认为,《春秋战国真有趣》还是稍逊了《明朝那些事儿》一筹。
用现代人的眼光看历史,这个角度看似简单,但却是一个引人深思的课题。古人为什么会这样做?讽刺之余,还在隐射着当前社会,激发了心理学、社会学、行为学等多种思考。不能细琢磨啊,越想越觉得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