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市场“乱套”!市场价格居高不下,产区却“拦腰跌”!咋回事
已值中秋节,但是市场依旧冷清。
往年在中秋节的前几天,超市、市场都会挤满了人,而今年则变得十分冷清。
一方面是疫情防控,大家尽量减少出门活动;另一方面,收入下滑后,也没了“买买买”的心气儿。
消费不振,走货低迷,对市场价格支撑无力,比如节日期间,面粉消费低迷,就使得多家面企再次下调了小麦的收购价格。
而肉类等也都没有太强劲的表现,但是唯独水果价格仍然高企,难道是买水果的人太多了吗?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除了有团圆之意,也常常是送礼的的节日,这时候果品自然就成为了首选。
但是今年买水果送礼的人可真不多,那为何水果价格却仍然居高不下呢?
一是今年水果价格普遍要高于去年。
从今年水果的走势来看,价格普遍要高于去年。
根据农业农村部的数据监测,截至上周,鸭梨的批发均价为6.24元/公斤,而去年同期为3.95元/公斤,同比上涨了58%。
富士苹果批发价格为8.57元/公斤,同比去年也上涨了约34.3%。
巨峰葡萄以及香蕉等也均同比去年分别上涨了27.1%和19.4%。
水果价格普遍走高,一方面是由于前两年水果的效益普遍不好,很多农民转种其他的作物,因此导致整体产量下降;另一方面,部分水果受极端天气影响,也出现了受灾减产现象,因此今年水果的价格就涨上来了。
二是果农的惜售。
眼看今年水果行情不错,又到了中秋节,而往年中秋节前,果商们的采购比较活跃,于是果农们前期惜售情绪就比较高,都想着到中秋节前出货能赚上一笔,所以也就导致节前市场供应相对偏紧,价格一直居高不下。
但是令果农们没想到的是,今年节日消费走低,即便在中秋节这样的重要节日也没能迎来消费高峰。
市场走货低迷,自然果商们拿货也就不积极,果农们的希望落空了。
于是导致产区供过于求,产区价格率先回落,有的水果跌幅较大。
比如部分苹果从最初上市时的四五块一斤跌到了两三块一斤,跌幅近半,很多果农后悔之前价格高位时没及时出货,现在真是欲哭无泪。
但是从生产端到市场的零售端中间要经历多个环节,因此传导也需要有一个过程。
产区价格下跌,市场端的反应还没有那么快。
因此价格仍然较高。
那么,节后水果会迎来下跌吗?
中秋节过完后,消费将进一步减弱,那么市场水果价格会不会下跌呢?总体来看,可能会有一定回落,但是由于成本走高以及总体产量下降,因此预计价格回落的幅度也不会太大。
再加上近些年,很多消费者反应“水果的口感大不如前了”,很多水果包装档次看着上去了,但是吃起来并没有什么味道。
再加上收入下滑以后,水果并不是刚需产品,因此就变成了可吃可不吃的产品了。
这也是近些年水果市场一直存在的问题,有的“重量而不重质”,很多果农只注重产量而忽略质量,导致很多水果品质下降,口感不佳,甚至为了赶在节日前能出货而提前采摘;有的呢则“重包装而不重口味”,有些水果包装里三层外三层,并且价格贵得惊人,但是口感却味同嚼蜡。
就这样,水果市场形成了两个极端:好吃的买不起,买得起的又不好吃,市场形成了一个断层。
如果照这样发展下去,水果消费可能会变得越来越低迷,毕竟对消费者来说,享受的是水果的口味,而不是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