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博物馆的基本陈列

“非凡的心声——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中国古琴”展厅位于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地面三层,面积300余平方米,分为“古琴的历史”、“古琴的制作与演奏”、“馆藏古琴解读”三个单元。“古琴的历史”单元主要通过场景、水墨动画、图片等手段对古琴的起源、汉唐时期古琴的定型、宋元时期浙派的崛起至明清时期纷繁的琴派做客观系统的陈述。“古琴的制作与演奏”单元通过实物模型、视频短片和图片资料等手段介绍了古琴的结构、制作工序、琴音及手法等信息。

古琴是世界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位列“琴、棋、书、画”四艺之首。2003年11月7日,中国古琴艺术正式列入世界第二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成为全人类***同的文化财富。 “意匠生辉——浙江民间造型艺术” 展厅位于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地面三层,面积400余平方米。这是一个以非物质文化样式呈现的陈列,展示的浙江大地孕育出的最杰出的民间艺术品。它们来源于劳动与生活,根植于乡村与城镇,既是浙江人灵动心智和精巧技艺的物证,也反映出浙江人在人多地少环境中求生存、求发展的适应性与创造能力。

该陈列分为雕塑艺术、剪纸艺术、编织艺术、织染艺术四个单元,在四个单元的入口处安排了由典型图案和文字构成的识别系统,以进一步强化信息分类。每个单元分为若干独立的艺术项目:雕塑艺术有著名的“浙江三雕”(东阳木雕、乐清黄杨木雕、青田石雕)、黄岩翻簧竹雕、瓯塑;剪纸艺术有乐清细纹刻纸、浦江剪纸;编织艺术有东阳竹编、嵊州竹编;织染艺术包括萧山花边、浙南夹缬、桐乡蓝印花布。 “十里红妆”是一个介绍宁绍地区民间婚嫁习俗的陈列,分为“待嫁的女儿”、“迎亲的队伍”、“火红的新房”三个单元,面积约500平方米。

进入展厅,复原的小桥、邻水的建筑再现了烟雨迷离的宁绍水乡风貌。通过小桥,首先进入的是由花轿、杠箱、轿前担等构成的展区。核心是朱金木雕宁波花轿,此轿工艺精湛,犹如一座黄金宝龛。花轿采用朱漆铺底,金箔贴花,漆雕并重,以多种珍贵木材,采用圆雕、浮雕、透雕等手法,雕刻数百个人物和多个吉祥主题以及戏剧场景,周围饰有无数花鸟和各种精致的小宫灯、流苏和挂帷,由于制作耗费上万工时,故称“万工轿”。

展厅中部,设置了将近十米长通透的展柜,用微缩的人物模型再现绵延十里的嫁妆队伍。“红妆”的妩媚和“十里”的浩荡所形成的组合,营造出澎湃如涛、激情似火的盛大画面,以最直接的方式表达出人们热爱生活、追求幸福的夙愿。

“火红的新房”单元展示的是以朱金木雕千工床为核心的红妆家具,包括房前桌、红橱、春凳、红木箱、朱漆靠背椅等。展厅内陈列的各种红妆家具和用具种类丰富,多是采用天然生漆配以朱砂髹制而成,色彩鲜艳亮丽,经久不褪,并集雕刻、堆塑、绘画、贴金、泥金、罩漆等诸多工艺于一身。整个展厅光线柔和,各式红妆家具、女红用品等器物洋溢着和美的生活气息,而铺天盖地的红色渲染了喜庆的气氛。 孤山馆区的西侧部分为清朝皇帝行宫遗址和江南著名皇家藏书楼文澜阁,建成于公元1783年(乾隆四十八年),为清代珍藏《四库全书》的七阁之一。公元1861年(咸丰十一年)文澜阁焚毁,公元1880年(光绪六年)于旧址重建,并建御碑亭及太乙分青室,是江南三阁中唯一幸存的一阁。2001年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澜阁是一处典型的江南庭院建筑,园内亭廊、池桥、假山叠石互为凭借,贯通一起,全部建筑和园林布局紧凑雅致,颇具特色。从正门而入,迎面是一座狮象群假山,上建亭台,中开洞径,玲珑奇巧;穿过山洞是一座平房,后水池奇石独立,名为“仙人峰”,乃西湖假山叠石中的精品;东南侧有碑亭一座,有清乾隆帝题诗和颁发《四库全书》的谕旨;东侧为御碑亭,碑上刻清光绪帝题“文澜阁”三字。水池后正中为文澜阁,仿宁波天一阁,外观为两层,中间有一夹层,实为三层楼房;西有曲廊,东有月门通太乙分青室和罗汉堂。

2006年文澜阁在经历1974年、1984年和1993年等多次维修后,又进行建国后规模最大的一次修缮,之后将成为展示“文澜阁与四库全书”相关内容的重要人文景点向世人开放。 沙孟海旧居坐落于杭州龙游路15号,当代中国书坛巨擘沙孟海先生晚年曾居住于此,占地面积87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01平方米。秉承沙孟海先生的遗愿,其家属将其数百件书法和篆刻作品及珍贵文物捐赠给浙江省博物馆收藏。2004年11月,由浙江省人民政府斥资700余万元对沙孟海旧居进行修缮并正式开放。旧居为砖木两层结构别墅,院内“沙孟海旧居”五字匾额为著名金石篆刻家钱君陶所书。

沙孟海先生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造出了古拙浑厚、缜密雄健、气势磅礴的“沙体”。“沙孟海旧居”有沙孟海生活、工作的两个复原室,同时新辟沙孟海生平事迹图片陈列厅。 黄宾虹纪念室坐落在杭州栖霞岭31号,原为黄宾虹先生的故居。1948年夏,85岁的黄宾虹应国立杭州艺专之聘请,由北平南下,在浙江走过了他人生的最后七年。

黄宾虹先生逝世后,家属秉承其遗愿,将其存留的五千余件作品及一万余件文物、手稿等遗物悉数捐献给浙江省博物馆。纪念室于1988年正式向游人开放,设有黄宾虹生平事迹图片陈列和复原书房。 浙江西湖美术馆1999年10月落成,位于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东侧。这里原为中国国立艺术院的旧址。20世纪30年代初,林风眠、艾青等曾在此发起建立了一座哥特式美术馆,旨在“整理中国美术,介绍西洋美术,调和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

浙江西湖美术馆***分三层,包括门厅、接待室和四个大小不一的展厅,是浙江省展示美术名家作品、介绍美术动态,进行学术交流、传播艺术的重要场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