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士横扫独行侠
金州勇士在本周以147-116击败了达拉斯独行侠,由于詹姆斯-怀斯曼和凯文-卢尼都在养伤,他们不得不在没有中锋的情况下全场打起小个阵容,结果他们的内线并没有被独行侠打爆,反而以54-36更胜独行侠一筹。
从纸面来说这样的内线得分对比很难让人理解,独行侠先发内线组合是身高2米21的波尔津吉斯和身高2米08的马克西-克莱伯,另外身高2米08的德怀特-鲍威尔也替补出场了15分钟,但不知为何全场身高最高只有2米01(威金斯和乌布雷身高2米01)的勇士却能在内线击败他们。
这就暴露出了现代NBA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内线身高并不等同于内线优势,事实上由于阵容中没有传统中锋存在,勇士反而能够在场上多一名射手来拉开进攻空间,把独行侠的大个子球员从内线拉出来,这就解锁了勇士过去那种强调空间和三分球的进攻体系,在这样的情况下近两年状态低迷的格林也复苏,全场拿下15次助攻。
在本场比赛以前,勇士每场比赛都会在中锋位置上安排怀斯曼或卢尼中的一人首发出场,而史蒂夫-科尔似乎也完全抛弃了过去勇士赖以席卷联盟的“死亡五小”阵容,本赛季只打过一个没有中锋的小个阵容,而且也只是打了17个回合。
怀斯曼有一手不错的跳投能力,但他和卢尼的存在都压缩了勇士内线的进攻空间,无法贡献勇士需要的那种无球移动和空间能力,勇士最强的阵容还是在格林身边放上四名射手,这样才能利用格林的组织能力,撕扯对方的防守。
乌布雷成为勇士改打小个阵容最大的受益者,他本场比赛21投14中,三分球10投7中得到了职业生涯最高的40分,不过由于他在本场比赛之前的三分命中率只有20%,我们很难相信他这种火热的状态能够维持下去。但是可以肯定地说,他在勇士的这个小个阵容中打得更加自如,能够在持球时发起进攻,而不会再像过去那样突到篮下时遇到阻力,一旦他找到比赛的节奏,他就能够不断命中投篮。
胡安-托斯卡诺-安德森以奇兵的身份成为了勇士的首发大前锋,而达米恩-李和穆尔德也合计得到了39分钟的出场时间,让这些射手更多地在场上不仅仅提供了空间和移动的能力,也是得到了更多的投篮机会,结果勇士全场命中了22个三分球,三分命中率高达51%!
但很明显这并不表示勇士找到了打开胜利大门的钥匙,这场比赛的参考意义实际上并不大,独行侠是一支防守不怎么好的球队,同样的情况放到季后赛级别的球队身上可能完全不同。虽然包括库里在内的每名勇士球员都能从尽可能多的投篮中获益,但在季后赛中你却很难全场都打小个阵容,对位问题会让勇士付出巨大的代价,而且以格林目前的身体和年龄状况,你让他一场比赛打40分钟中锋也是有点强人所难。
并不是所有的球队都会像独行侠那样让勇士随意投三分球,而不反过来在内线打爆你,因此那些让勇士改打小个阵容的想法也许有点过于天真了,更实际的是可以考虑让这个小个阵容为勇士终结比赛,就像过去几年那样。但不管怎样至少有一场比赛,小球让勇士的进攻唱起了往日的歌,这对于两年没有酣畅淋漓看过勇士打球的球迷来说如饮美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