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藏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包庇罪分别有什么区别?
一、对象不同
窝藏罪的对象,是人、自然人。包庇罪的直接对象,是罪、自然人犯的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的对象,是犯罪主体的犯罪所得。
二、做法不同:
常见的窝藏方式有:
(一)将犯罪分子藏匿在一定的场所,不影响其藏匿行为的性质,不影响其是否属于犯罪人或者被犯罪人占用。犯罪分子藏匿起来,不易被他人发现,特别是司法机关发现,从而达到逃避刑事处罚的目的。
(二)为犯罪分子提供财物、服装、食品和其他物品,使犯罪分子在逃逸过程中不致陷入生活中,更有利于犯罪分子的长期逃避。这是司法实践中帮助罪犯逃避法律制裁的最常见的方法,同时也是隐藏行为。
(三)指导罪犯逃跑、跑向路线、方向等帮助罪犯逃跑的其他行为。
实际屏蔽的具体方法如下:
(一)隐匿、毁灭物证、书证,制造虚假的证人证言的;
(二)编造虚假的被害人供述的;
(三)伪造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的;
(四)责令、收买、威胁评估人员作出虚假的评估结论;
(五)伪造犯罪现场的;
(六)编辑、处理视听资料;
(七)向司法机关编造虚假证据,隐瞒、编造罪犯脱逃的路线、方向、地点,向司法机关递交“状书”等书面材料,故意编造事实,向犯罪分子申诉,诽谤被害人等,均属犯罪。倾向于保护罪犯不受法律制裁,因此他们也被认为是保护犯罪。。
采用任何方法,使司法机关难以发现赃物或者难以分辨赃物性质的行为都会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三、处罚。
1、包庇罪处罚
情节严重,主要指窝藏、包庇多人的;多次实施窝藏、包庇行为的;窝藏、包庇罪行极其严重刑事犯罪分子的等。
四、刑法条文
第三百一十条 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犯前款罪,事前通谋的,以***同犯罪论处。
第三百六十二条 旅馆业、饮食服务业、文化娱乐业、出租汽车业等单位的人员,在公安机关查处卖淫、嫖娼活动时,为违法犯罪分子通风报信,情节严重的,依照本法第三百一十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2、窝藏罪
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情节严重,主要指窝藏多人的;多次实施窝藏行为的;窝藏罪行极其严重刑事犯罪分子的等。
3、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1979年《刑法》第一百七十二条规定,犯罪窝藏、销售赃物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可以并处或单处罚金。1997年《刑法》修改后,对于本罪的法定刑没有增加,但是1997年《刑法》对于几类特殊犯罪的赃物犯罪规定了新的罪名——洗钱罪,并且法定刑设定了两档,明显高于窝藏、转移、收购、销售赃物罪。
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两次对洗钱罪的上游犯罪进行扩大,由三种罪名扩大为七种。《刑法修正案(六)》也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法定刑增加了一档,使刑法体系中的财物犯罪各罪名的刑罚幅度相一致。
百度百科-包庇罪
百度百科-窝藏罪
百度百科-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