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零人是白种人还是黄种人

丁零人是黄种人。

丁零,中国北方古代民族名。亦作丁令、丁灵、钉灵。又称高车、狄历、铁勒、丁零(丁灵)。三国时,丁零有一部分仍在今贝加尔湖以南游牧,称北丁零;一部分迁徙至阿尔泰山一带,南与乌孙、车师,西南与康居为邻,称西丁零。

丁零属于原始游牧部落,敕勒人最早生活在贝加尔湖附近。留居在原来贝加尔湖一带的敕勒被称为丁零。鲜卑人因北方的敕勒人使用车轮高大的车子,称之为高车。东汉进攻北匈奴战胜之后,敕勒的地域开始南移,与中原的汉族交往。

文化:

丁零人善于制作和普遍使用高轮大车,故晋以后的中原人又称丁零为“高车”。丁零人所以普遍使用高车,是因为原驻牧地草茂而高,积雪深厚,而且多沼泽。在这种地区使用高轮大车,可以减少阻力,顺利通行。

在呼伦贝尔盟巴尔虎三旗还保留着使用高轮大车的习惯,当地人称之为勒勒车或大毂轮车。车轮直径最长者达1.4米左右,超过了当地牛身的高度,与马的身高相差无几。车轮原料多为桦、柞木烘烤之后,使其弯曲,几段弯曲的树干连接在一起变成为车轮,因此有些车轮不够圆,车辕也不求直。

车幅多在15到20根之间。每户牧民至少有四辆勒勒车,用以运水、搬家和运输燃料等使用。有时候还把车轮连接摆放当作栅栏,在一般情况下,用牛挽车,一牛一车,各车首尾相连,由一人驾驮即可。

当然,丁零人使用的高轮大车,要比现今的勒勒车简陋得多,质量也差。但是,远在一千五六百年前,丁零人能够制造出这样的高轮大车,确实是一件很不简单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