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被曲解的电影:从剧本结构看我不是潘金莲
现在,我想谈谈这部电影。
官僚阶层和市民阶层的矛盾是很多电影中经常提到的一种戏剧冲突。因为这种冲突具有普遍性和戏剧性,所以很多导演喜欢通过表现两者的冲突来表现电影本身的张力。比如我最近看的《我是布莱克》和《归来》,罗马尼亚导演克里斯·蒂安·蒙吉的最新作品《毕业考试》等一系列作品都烘托和展现了这种矛盾。
这是电影的背景。
在电影《我不是潘金莲》中,李雪莲作为主角,是整部电影的主角,她面对的都是官僚阶层。影片着重刻画了李雪莲这个狭隘、偏执、无理取闹的农村妇女形象,而官僚阶层的形象则更加丰富多彩,但主要是作为“自私的官僚阶层”的人格面具而存在。
影片中,李雪莲为一个无法“公平”的正义呼吁了十几年,结果不是被打败就是讲和,因为事情越来越严重,导致很多人被卷入这场荒谬的指控中。从最初的避重就轻到最后的谦卑总结,可以看出态度的转变,还有一些其他的,我慢慢说。
总的来说,影片反对的是自私自利、公民思想狭隘的官僚阶层,所以这种冲突一旦成立,必然有其局限性。
比如逻辑夸张和偏执:人物性格的单向发展影响了人物塑造本身的立体过程,使得影片中的人物过于扁平化,这与电影《狩猎》中所犯的错误基本一致。没有一个性格的改变和对抗,很难把人物的心理冲突展现给观众。电影《狩猎》中,除了男主和儿子,所有人都疯狂地攻击和排斥男主。没有人愿意帮助那个人,这种矛盾和冲突一直持续到影片的最后一秒——这样的影像虽然丰富和加剧了外在的冲突(那个人与世界的冲突),但也抛弃了人物的立体塑造过程——这是超现实主义作品频繁运动的一种表现。
提到超现实主义,作为和《狩猎》(单主角对抗世界)同类型的作品,《我不是潘金莲》也属于超现实主义——这是电影的前提,也是我们在看这部电影之前需要代入的一个概念:它不全是现实世界中的一种现象,而是通过戏剧形式或手段呈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瑕疵或现象的载体。
类似的作品还有大家熟悉的《奔跑的洛拉》、《钢铁的钢琴》、《布达佩斯大饭店》等等。一般来说,与现实相关的作品可以称为超现实主义作品。
在这部作品中,我不是潘金莲,外在冲突是主角李雪莲与官方的冲突,李雪莲与丈夫“假离婚”的冲突。这两个外部冲突决定了整个故事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冲突也是一步步构建起来的。比如李雪莲的冲突是因为丈夫的侮辱,这是影片中主要事件的二级冲突。第三个冲突是很多官员自私自利的冲突,可以说是第二个冲突的衍生品。正是因为这种冲突,李雪莲找到了他上诉的理由和理由。
第一个冲突,也是这部电影中最关键的冲突点,是李雪莲的内部冲突。影片最后,李雪莲与原县长石为民的对话让我们知道,李雪莲的真实想法是为他肚子里“未成形”的孩子讨回公道。正是因为这个内部冲突,故事才朝着第三个冲突发展,这也是我们见过的最大的外部冲突。
同时,电影的整体形式也呈现出层级关系,首先是构图。
在一个剧本中,一般分为开头-剧情点1-第一幕结尾-剧情点2-第二幕结尾-第三幕结尾。
这个剧本结构构成了整个故事的大框架,也正是在这个框架下,故事才能有条不紊的发展和构建,而在这个过程中,构图起到了分割的作用。
分什么?
上面两张图分别代表了两种构图,从这两种构图的过渡可以看出电影的剧情发生了变化。广场构图出现在北京,北京可以说是李雪莲抱怨的最后一站。这里的方形构图,其实就是“豁然开朗”的意思。
圆形构图象征着一种限制,这种限制不仅适用于李雪莲,也适用于那些级别较低的官员。因为这种狭隘的主观视野,观众才能意识到或体会到主角和配角的认知狭隘。也正因为有了这个铺垫,整个故事的形式和结构才紧紧绑在一起,变得不可分割。在我们意识到形式狭窄的同时,也可以很容易地将故事结构与大体框架区分开来(两个情节点隐藏在两个构图的两个转场中)。电影中,总* * *给我们展示了两次在北京的上访,其中一次在剧情点一,另一次正好对应剧本中剧情点二的位置。
当剧情真正开导的时候——也就是当剧情的冲突最终解决的时候,构图以正常电影的大小显示,也是为了避免和上面两个构图混淆。
这样电影的三幕结构更加清晰,同时故事的形式感也更强。事实上,故事的戏剧性和荒诞性都在隐隐增强。
在故事情节上,影片中的主角可以说是对一个现实生活中的形象进行艺术加工的载体,而导演和编剧正是凭借这种身份,才能让主角完成现实生活中难以做到的事情,比如上访。
就像我开头说的,这是一部超现实的作品。因为被这个超现实的封面覆盖,故事发生了很多变化。这种故事实际上可以和贾的许多现实主义作品相比较,正是在这种比较下,我们才能看到超现实主义作品的风格和意识形态是什么样的。
电影《我不是潘金莲》中,故事源于一则寓言,即关于潘金莲的寓言。在导演冯小刚的带领下,我们了解了潘金莲的故事,对李雪莲的吸引力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这个片段就是上面提到的前提。
在一开始构建剧本的过程中,前提是要站在整页的十页上,也就是十分钟左右。最经典的建筑情节不仅是《公民凯恩》中的画中画叙事,还有《飞屋环游记》前十分钟的默片。这些短暂的片段其实可以代表或展现整个故事的意识形态,在电影《我不是潘金莲》中也是如此,主角李雪莲穿越到了过去。
这是关于意义的。
有什么意义?
活着的意义。
可能很多人不明白,但是如果你想想我之前写的两部作品《嫌疑人X的献身》和《千年女演员》里的追求里石神哲哉的爱情,你大概就能明白一点我的意思了。
在李雪莲看来,她的呼吁不是为了正义。经过十多年的“审判”,李雪莲选择了自杀。
事实上,这种自杀行为是由于失去了生活的意义:在过去的十年里,李雪莲对正义的追求已经成为她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即使在中心点——李雪莲改变主意的片段,它仍然是一个“寻求正义”的展览。
这种行为的展示,因为被赋予了荒诞和寓言的色彩,使得故事本身“寻求正义”的意义变得非常严肃。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个解释(听了妞妞的话后没有抱怨)很牵强,很侮辱人,但对于主角来说,却很符合她的价值观。
正是因为这个人物性格的确立,故事的发展非常神奇。他可能会讲一个女人上访的故事,但观众看起来是一场荒诞的闹剧,就像《等待戈多》这部剧一样——无意义来自于有意义生活的循环提取。
简单地说,李雪莲生命的意义实际上与《等待戈多》中所展示的是一样的。
综上,我给这部电影打7.6分。
最后,感谢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