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拿秋水拥抱银河

正文:像烟一样

一次拜访,一声赞叹;一旦在一起,一辈子的珍藏。

山和水,喧闹和安静,沉默和孤独,月光和诗歌...一切都藏在这座大山里,一切都在这里明了。

这是龙隐山居,离我的家乡几百里,这是龙隐山居,离我的心只有一步之遥。

到达时,已近黄昏。景区门口一大片向日葵拦住了我。"我学会了平静地观赏山间的牵牛花,在松枝下吃带着露珠的葵花籽。"诗歌和现实不期而遇。

步入景区,世界瞬间安静下来。四周秋色环绕,一幅古老而现代的景观呈现在群山之间。此刻,我把噪音扔到外面,把孤独留在里面。行走中,感受设计师的匠心。在龙隐的时空里,我可以随时得到它,也可以随时失去它。此刻,我不是我。此刻,我更像我自己。

从视觉上看,但看到左手边的房子都很古老。门上有一把旧锁,院子里有很多旧东西。老房子的泥土坯,土炕的砖地,铺好的炕,把怀旧的思绪引向过去。那是一个物质匮乏的时代,也是一个纯洁和平的时代。“愿食,愿衣,愿居,愿享风俗。”龙隐用最简单的方式照亮了旅行者的乡愁。“山外声断,冬去春来入乡更怯,不敢问一句。”乡愁是流浪汉的永恒主题,龙隐用椽子来容纳旅行者的怀旧之情。

鸟鸣虫鸣,古筝悠悠,余晖四散,影影婆娑。

一步一步,换风景,一步一步。

走出老院,路过邮局。这是一个融合了现代性和灵性的建筑景观。白灰色的简约,塑造了持久的时尚,灰色的墙,白色的顶,黄色的门。好像哪里都有一颗没有雕琢的心。建筑和美学的交集,无声胜有声。穿行其中,穿越时空,相似的风格,相同的色系,混乱的思绪,就像置身于电影《你的名字》的片场,熟悉又陌生。

“我爱秋天,就像我爱悲伤的眼睛。在寂静的雾天,我常常走进树林,坐在那里……”在我的旅行中,屠格涅夫的秋天应该是发自内心的。

湖中央的小岛上,几个老师坐着聊天。“海天为岸,河心为洲”,气势磅礴,胸怀宽广。想来大师的谈话,必然是浩如烟海。夕阳下,我在一个独立的角落看着他们的背影。

夜色撩人,银河涌动。选择一个亭子,听翔宇大师的小提琴。场景此起彼伏,意味无穷。此时此刻,另一位何老师正在读名著《桃花源记》,声音和音乐配合得天衣无缝。相聚一起许愿,是缘分。无论发生什么,我只愿百合永远长在我的心里。

“昼序夜凉如水,卧看牵牛花织星。”据说龙隐在七夕开门迎客,一个关于爱情的古老神话传说就这样淌过,落在了我的裙子上。坐在月亮船上,轻轻摇摆,仰望银河,思绪荡漾,思绪飘忽。不停地想象和祈祷,“织女应该是什么样子?牛郎真是一等一的多情男子。”

坐在水边,听蟋蟀和青蛙的叫声。在这里也只有在这里,蛐蛐再次变成了农家饲养的家虫,它那不慌不忙的鸣叫,对于它的主人来说,是相当有趣的迎客方式。

那天晚上,去邮局登记。打开门的那一瞬间,我就被驿站里精心布置的机器给打动了。她融合了快捷酒店和乡村风格的设计。雅致的落地窗和古色古香的灯罩,尤其是床头那张看起来像书桌的长茶几,更显书香。床不硬,是我满意的厚度,枕头极其柔软,是我害怕的柔软。龙隐的夜晚真的很安静。似乎可以听到空气流动的声音。我搭档的傻呼呼和隔壁的鼾声此起彼伏。我的任务是在漫漫长夜中聆听。果然,这是一个被喧嚣遗忘的天堂,我的失眠就够了。

早上和两个女老师一起爬山。路上吃了王校长摘的大枣,酸酸甜甜的,治好了我的失眠。

返回,再回头看。古宅、驿站、石板路、河流、草坪、小径、月船、鹊桥屋...都是宁静而空灵的,是喧嚣的世界留下的一片净土,是那些向往修身养性、纯洁的人心中的天堂。

你和世界都是过客,我拿秋水拥抱银河。

来过这里真是幸运。说再见,不抱怨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