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导演分几代。它们是什么?

中国电影导演的产生不是一个严格的学术概念,而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说法。一般来说是这样分的:1。“第一代导演”是指20世纪20年代中国电影的先驱,如张士川和郑正秋。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他们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一些反封建的民主思想。2.“第二代导演”是指活跃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电影界的一批导演,如蔡楚生、孙瑜、费穆、吴永刚等。他们是第一代导演的学生。从他们开始,中国电影开始从纯粹的娱乐中解放出来,开始更深刻地反映社会生活。在艺术上,这一代导演最大的特点就是写实。同时,他们注意将“现实主义”与电影摄影相结合,并开始逐渐掌握电影摄影的基本规律。可以说,中国电影是从这一代导演开始展现自己的独立价值的。3.“第三代导演”是指活跃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电影界的导演,如郑、谢晋、、、、凌子峰、谢铁力等。4.“第四代导演”是指“文革”前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或各电影厂,在新时期崭露头角的导演,如张暖星、、滕文基、、、、郑、等。第四代的创作推动了中国电影的复兴。农村逐渐成为第四代作品的中心主题。5.“第五代导演”是指毕业于电影学院78届的一批导演,如陈凯歌、张艺谋、吴子牛、田壮壮、何群等。第五代中国电影从过去的边缘走到了今天的中心,从底层走到了顶层,失去的不仅仅是前卫的观念和艺术的创造力,还有对生活的新鲜体验。6.“第六代导演”是指上世纪80年代中期接受电影教育,90年代初开始拍摄电影的一批导演。比如管虎,陆学长,娄烨。7.《第七代导演》。“新生代导演”的代表有姜文、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