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龙桥镇的历史典故
清乾隆以前,衡龙桥村与莲花村之间的河上有一木桥。乾隆时,乡绅夏左才等于桥西创修石桥,七墩六孔,一字平形,全花岗石结构,孔间以长条石5块铺面。
道光十九年(1839),鉴于河床东移,桥西淤浅,桥东为洪水所冲击,乡贡刘佐辉捐款延修。于桥东增修六墩六孔,桥面增铺条石一块。全桥有13墩、12孔,总长80.3米,面宽2米,高2.5米。桥面设扶手栏杆,东起5墩建有“化字塔”,西起首墩建有碑文亭,中七墩壁刻有兵书、宝剑、腾龙等浮雕图像,桥东左立禁碑,刻“宪禁止推车过桥,违者罚款两串文”诸字。今栏、塔、碑亭已毁无存。
1991年,县人民政府树文物保护标志于桥东左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