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要两颗西柚》-胡辛束
这几年我自己看待事物的方式产生了很大变化,更简单地来说,就是打脸无数。
曾经我说过绝不会去做的事,后来我都兴高采烈地去尝试了;
曾经我说过毫无兴趣的领域,后来也都成了爱好;
曾经我许下过的承诺,后来也都不作数了……
人和人建立感情的本质就是在交换。
交换物质,交换思想,或是交换爱。
我对这种交换的行为深信不疑,甚至我还喜欢与命运交换一些什么,就像人们常说的“许愿”与“发誓”。
我向命运割让出什么,以此来换得我渴望的事情发生。
心理建设较为脆弱的时候,我们决不能再在外表上有一丝闪失了。
说真的,我甚至分不清这是因为太爱自己,还是太怕别人不够爱自己。我们自卑又苛刻,自信又懦弱。
朋友说,两个人在一起,就是对方的另一双眼睛,可以看到不同的世界。
我说,两个人在一起,就像拥有了一个可回应的树洞,所有好事坏事都可以丢进去。
朋友说,爱情到底是什么没人说得清,但爱、合适和在一起是三件完全不同的事情。
我说,爱情没必要讨论那么清晰,潜意识从不会骗我们,跟着它做决定,不会错。
科技让爱情变得便捷了很多。
过去需要一年才能说完的话,现在可能一个月不到就都讲完了。
我们的爱情时间持续得越来越短,好像就是因为如今的沟通密度比过去大很多,还来不及消化完每句话,那种好奇的欲望就减退了。
爱情浓缩成点状的了,更让人来不及抓住。
我大部分的焦虑,都来自于我发现自己在逐渐丧失支配空闲时间的能力。
每当一个人向其他人表达偏见的时候,通常都会特别克制。
最开始只会非常委婉地讲出一点点自己的感受,如果收到了对方的赞同,就会立刻切换状态,开始侃侃而谈,使出浑身解数把对方拉入自己的思想阵营里面。
相似的偏见,能够快速拉近两个人的距离。
在没有真正遇到你的时候,我总会赋予你很多想象。
我希望你和我是相似的,但我又期待我们很不相同。
树和土壤完全不同,彼此补给才能够更好地***生。
我好像不再需要另一棵树了。
猜测是合法的,但谁都没有资格去打扰另一个人的悲伤。
我完全不恐惧于独处带来的孤独,但我非常害怕在一群人当中做最孤独的那一个。
“为什么你这么没有安全感?你能不能成熟一点?”
我那一刻特别委屈。我真的也不想这样,谁不希望自己坦然一点,轻松一点呢。可我从心底里总是认为自己不值得被爱,所以不断地获取关注,得到确认,我才能够稍微踏实一点。
但这对于他来说,压力太大了。我们本可以有更多快乐的事情去做,而我偏偏要把时间消耗在那些无意义的“确认”上。
人的安全感来自很多方面,比如父母的认可,朋友的信任,金钱的满足,以及被喜欢的人坚定地选择等等。
我本以为我在其他层面上努力,就可以让安全感这个东西得到平衡。但事实上,我在其他事情上做了越多,我对于爱情带来的安全感渴望反而越大。
人到了25岁之后,往往会开始惧怕成长。
倒不是因为衰老导致的,而是害怕自己会丢失一些单纯的东西。小的时候,我们那么向往黑色的、酷的、恶劣的,这些事物让我们觉得自己已经踏入了大人世界的门。
可当我们真的踏进去了,又会开始责备自己的急切。天真总是会流逝的,我们当时何必那么着急长大。
人对于爱情的渴望还真的是纠结啊,既想要被感性地对待,同时又想要理性在其中维持秩序。
可谁又能那么万能呢,在每个节点都恰好做了对的事。我们又不是被写好程序的机器,怎么可能没有差错。
我问他,你能接受一个不够完美的另一半吗?
他说,我会迫于现实接受,但总会有一天因为无法继续接受而离开。
我继续问,你最初接受是因为妥协么?
他说,肯定不是妥协,在你不够了解一个人的时候,你会有幻想,夸大对方好的部分,所以哪怕不是百分百符合,仍然会心动,人是感性的,人无法摆脱本能。
我说,你很明确你是在自欺欺人。
他说,我知道我是在自欺欺人。
我看着他发来一行一行的字,像是有催眠效果,逐渐就睡了过去。
梦里的一切都很抽象,远处有一间黑乎乎的房子,走近才发现,那是很多个文字叠摞在一起的样子。
有人召唤我走进去,我非常顺从,沿着小路,钻进了一堆文字当中。房子里的一切也都是由文字堆叠而成的,“夜晚”“亲吻”“第一次的心动”构成了沙发,我坐上去,是柔软的触感。原来那么多文字密密麻麻地黏连在一起,是如此致幻的效果。梦里我仰起头,看到天花板上写着“月光”“星空”和“夏夜”,还没来得及欣赏,就听到有人敲门。门外站着一个人,我记不清他的长相,只记得他胸口有几个字在跳动,是我的名字。
从梦中醒来的时候,我很舍不得。真是一个严肃又浪漫的梦,如果真的可以用文字来代替所有物体出现在生活中,那得是多么克制的感受啊。
酒精救了他们的生活。
我记得有个男孩跟我说,他害怕现实,太多理性和限制,让他时刻精神紧绷。
他没想逃避,但只是想偶尔躲一躲,躲在混沌之中休息一下,不再需要把所有事情看那么明白,只享受它们的存在,而不去究起对错。那个瞬间,美妙到不行。
我想你也会是这样的男孩。永远清醒的人没那么可爱,而你一定是可爱的。
天空让我们觉得自己渺小,做得好事不值一提,哪怕做了错事,也微不足道。
我是什么时候发现这件事情开始奇怪的呢,大概是当我手机出现新信息的时候,哪怕没有点开,我也会期待来自于他。
这种期待就意味着很多事情变了质。
我挺在意那些细节的,好像在别人口中,这些细节总会变成“矫情”的通俗说法,但我不相信粗线条代表着一切,我更愿意去相信那些琐碎的、转瞬消失的片刻。
最近我对他多出的在意,全都来自于一些细节上我捕捉到的东西。他真的很温柔,就像这个月份恰好起的一阵小风。
说回拍照这件事,我总觉得一个人用相机记录下来的,一定是他用眼睛捕捉到的美再折损75%以上留下来的东西。记录总是有损耗的,但不妨碍真实原本的轮廓。
***同消耗时间的人出行,叫做“见面”。
但凡其中一个人带着心动,“见面”便成了“约会”。
往前翻了前几天的聊天记录,看了一眼时间,我觉得你该和我说话了。
在没有规律的世界里强求一种规律,通常是陷入爱情的人最爱做的蠢事。
上帝的脾气总是古怪,他热爱平和,厌恶放肆与夸张。如果我做的过分,我很担心他会惩罚我,收回我得到的东西。于是我习惯于小心翼翼,表演成一个小喜小悲的人,希望能讨他的喜欢。
所有人都渴求爱,但对过高浓度的爱又会产生恐惧。人终归还是会为适量的爱,甚至是求而不得的东西着迷。
很贪恋“完整”,哪怕大多数时候它都没有什么意义。
要我说啊,我本性也不是多么多么乐观的人,只是恰好在你面前,所有的不快乐都显得易消化了起来。
一段亲密关系之所以称之为“亲密”,似乎并不是两个人之间的亲密,而是一个群体的亲密。
两个人在一起之后,如果不去见一下对方的朋友,总觉得这场相爱的仪式还没有走完。
朋友是一面很有趣的镜子,不同的朋友可以映射出我们内心的不同面。站在男女朋友的角度,我们看到的彼此通常很单一,只有再加上朋友面前的我们自己,看向对方的样子才会更加完整。
两个底层逻辑不同的人在一起会有两种结果。
一种是非常快乐,因为可以在最缺失的部分彼此补充。你的快乐带给他激情,他的悲观使你平静,各取所需。
另外一种就是彼此排斥,你无法理解一件事发生之后他的悲观,他也不能理解你每天在快乐些什么,两个人会因为最初的不同而吸引,但之后只会越走越远。
“我们之间合适吗”。
这个问题没有任何意义,因为合适与否并不是本身的合适导致的,而是两个人之间是否愿意努力去磨合,让一切变成合适。
当你提出质疑的时候,我开始担心了。我不担心我们本身的问题,我担心有一天你突然不想再解决问题了,我拼命努力的样子得是多么难堪而无效呢。
身边的朋友看到我们在一起的时候,总是会嘲笑我,像个索要拥抱的婴儿。
“索要拥抱”这个词真是贴切,拥抱就像我的供给物,以保证我的生命电量还算充足。我脑子里总会想到一个日剧里面的画面,一个女孩子趴在男孩子身上,男孩子问她在做什么,她说她在充电。
我太能理解那种感受了。爱人的体温能够提供的养分太多了,赛过一切语言的安慰。
很多人认为“得到”是比“付出”幸福的,其实根本不是这样。
付出的人也是幸福的,赋予别人快乐远比收获快乐得到的快乐更多。
其实我还想了一堆点子,可以让你生日这天变得无比充实。
可是我又害怕,在我定义下的浪漫,是否是你需要的。
人通常都很奇怪,自己认为好的东西,总觉得别人也会这样认为,尤其在爱情里面,我很害怕有些东西是我强加于你的,但我又不得不去选择一些我觉得美妙的礼物送给你,我还没有那么了解你,只能把我心中最好的东西留给你了。
“安全感”与“占有欲”几乎是爱情中所有矛盾的核心。
我们都想矢口否认,我不是那种幼稚的人,我不会为这两件事劳心费神,但事实上,谁都逃不过。我们爱上一个人的时候,或是即将失去一个人的时候,都是这两样东西在作祟。
你是被爱的人理所应当在海上被风奖赏被雾拥抱
们去帮别人梳理感情问题的时候,其实都在套自己过往的经历,与被讨论的感情通常无关,且大多都是错的。
我不相信情感导师,也不相信朋友的建议,我只信我自己,只有置身其中的人,感知能力才最强。哪怕有时候我们担心自己会误判些什么,但大体上也一定是对的。人的第六感永远最真诚。
天上多了一朵云,大概是因为你就要说出口的那句话,却被你吞下了。
行囊太重,责任和过往都被你丢在了路上,可这些终归被同行人捡起背在了身上,谁都无法真正摆脱。
哪怕在那一刻,我对你的感受也是喜恶参半,但我想要的另一方对我的肯定是完全的,哪怕是当做哄我一下,也没必要搞得双方如此赤裸,如此尴尬。
可你偏偏如此。
爱情开始的时候都很迷人,两个人可以在任何角落拥抱,再抬起头欣赏对方的眼睛。
可是后来,每个人的眼睛里都会多出很多新的东西,拥抱开始变得松散,对视的时间也骤减,就像一杯烈日下的水,不知道哪一刻,爱情就会被蒸干了。
图片来自:当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