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保护鱼类有哪些
国家一级?
鲟科 Polyodontidae 鲟属 Acipenser 软骨硬鳞鱼类
下图为 ? 中华鲟 Acipenser sinensis ?
鲟鱼是温和性肉食鱼类,终生喜食水蚯蚓、水蚤、蚊子幼虫、卤虫以及底层野杂鱼等。 其繁殖季节为5~7月份。
下图为 达氏鲟 Acipenser dabryanus?
体呈长校形,吻较短,呈钝圆形,腹面扁平,体被五行骨板,口位于头腹面,横裂,上下唇褶较发达,口前方有横裂触须2对,眼小,无上下眼睑和瞬膜,有鼻孔一对位于吻部,头侧眼前方,具不发达的喷水孔,尾鳍为歪型尾,上叶较发达,且布满针状菱形硬鳞,尾较短。达氏鲟体色在侧骨板以上为灰黑色或灰褐色,侧骨板至腹骨板间为乳白色,腹部多为黄白色。
长吻鲟科 ?Polyodontidae ? 白鲟属 ?Psephurus ?软骨硬鳞鱼类
下图为 白鲟 ?Psephurus gladius (已宣布功能性灭绝)
体呈梭形,前部稍平扁,中段粗壮,后部略侧扁。头极长,头长超过体长的一半,其上布有梅花状的陷器。吻呈剑状,特别延长,前端狭而平扁,基部阔且肥厚。吻的头部腹面,能自由伸缩。上下颌有尖细的小齿;吻须一对,短小,位于腹面。眼细小。整个头部皮膜表面密布着许多细梅花斑状的感觉神经细胞组织。鳃孔大,体光滑无鳞。在尾鳍上叶具有8个棱形鳞板,向后延至尾鳍上叶。背鳍起点在腹鳍之后,由 不分支的鳍条组成。尾鳍歪形,上叶发达,前缘具一列棘状鳞。
下图为 ?扁吻鱼 ? Aspiorhynchus laticeps? ,俗称 新疆大头鱼
分布于中国西北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河水系的开都河、阿克苏河、车尔臣河和叶尔羌河之中。
国家二级
石首鱼科 Sciaenidae ?黄唇鱼属 ? Bahaba 海生鱼类
下图为 黄唇鱼 ? Bahaba taipingensis?,俗称 白花鱼、黄鳌鱼、大澳鱼、金钱鳘、金钱鮸
体长、侧扁,尾柄细长、吻突出,头部被圆鳞、体被银元般栉鳞,体背侧棕灰带橙黄色,腹侧灰白,胸鳍腋下有一黑斑;眼似铜铃,上侧位;口端位,斜裂;牙细小,上额外行牙和下额内行牙扩大;背鳍连续;臀鳍第二鳍棘粗长,尾鳍楔形。
中国的特有种,最长达2米,最重达100公斤,是世界上和南中国海石首鱼科物种中体型最大的。第一次被在西方科学界描述是于1930年代,它的分布狭窄,局限于中国南部沿海,且十分罕见。黄唇鱼是在世界自然基金会挑选的“海洋十宝”中其中一员,是当中最濒危,但被关注程度却最低的十宝。中国亦有黄唇鱼水产养殖业。以黄唇鱼的鱼鳔所制成的花胶十分珍贵,常被疍家人视为家传之宝。
杜父鱼科 ? Cottidae ? 松江鲈属 ?Trachidermus 鱼类
下图为 淞江鲈 ?Trachidermus fasciatus,俗称 ? 媳妇鱼、四腮鲈鱼 ?
嘴大,体长,银灰色,背部和背鳍?上有小黑斑,栖于近海,也入淡水,平时以鱼虾等为食,肉质鲜美。本鱼体前部平扁,后部稍侧扁。头平扁,棘和棱均为皮膜所覆。口大,端位;上颔末端延伸至瞳孔后缘末端。前鳃盖骨具4棘,上棘最大,后端向上弯曲。上下颔、腭骨和锄骨具绒毛状齿。体无鳞,被骨质小突起。背鳍2个,连续;胸鳍宽大,下部鳍条不分枝;尾鳍为凸。体背侧褐色,腹部白色,头侧具4条暗色横斑。第一背鳍的第2至4枚硬棘有一暗色斑;第二背鳍、胸鳍、臀鳍和尾鳍均有褐色小斑点形成的横纹。体长可达14厘米。
下图为 ? 克氏海马 Hippocampus kelloggi ,俗称? 大海马、黄金海马
吸口鲤科 Catostomidae 胭脂鱼属 Myxocyprinus 鱼类
下图为 胭脂鱼 Myxocyprinus asiaticus ,又名黄排、血排、粉排、火烧鳊、木叶盘、红鱼、木叶鱼、紫鳊、燕雀鱼、火排、中国帆鳍吸鱼
幼年胭脂鱼的体色为棕色,并长有三条深色环带。成年雄鱼与雌鱼的显著区别是雄鱼体色为胭脂红色,而雌鱼的体色是深紫色,并长有宽阔的竖条纹。胭脂鱼的另一重要特征是有高耸的三角形背鳍,并一直延伸至臀鳍后方。其肉质嘴唇肥厚,上有小乳突,无须。胭脂鱼长有单行咽齿,呈梳子状排列。随着年龄的增长,成年胭脂鱼的体色会越来越深;到其晚年时,其身上的白色带状条纹的特征就会消失。
鲤科 ?Cyprinidae ? 唐鱼属 Tanichthys 鱼类
下图为 ? 唐鱼 Tanichthys albonubes ,俗称 白云山鱼、白云金丝鱼、红翅鱼、红尾鱼、金丝灯、广东细鲫、潘氏细鲫?
雌鱼比较粗壮,色彩较为黯淡。唐鱼繁殖十分容易,非常适合初次接触热带卵生鱼类繁殖的爱好者实验适 宜水温22~25℃左右、水质硬度6~8,酸碱度pH7.0左右的小型繁殖缸中先铺设一层莫丝草(Fontinalis Antipyretica)或经过热水高温消毒过的棕丝,作为鱼卵孵化巢。然后,选取性完全成熟、健康的亲体,按雌雄比例1:1或1:2放入繁殖缸。在安静的环境下,雌雄鱼很快会进入“发情”状态,雄鱼会不停地追逐雌鱼,直至雌鱼将鱼卵产在水草丛中,雄鱼则会立即使之受精。鱼卵白色透明,呈黏性,黏附在水草上,数量为200~300粒之间。待产卵结束即可将种鱼捞出,以免它们吞食鱼卵。
下图为 ? 大头鲤 ?Cyprinus pellegrini
分布于中国云南星云湖和杞麓湖。
下图为 ?金钱鲃 Sinocyclocheilus grahami grahami
分布于中国云南的阳宗海、滇池(及其流域所在河流、溶洞、暗河)、抚仙湖。
下图为 ? 大理裂腹鱼 ?Schizothorax taliensis?
鳗鲡科 Anguillidae ?鳗鲡属 Anguilla 鱼类
下图为 ? 鲈鳗 Anguilla marmorata ,俗称 ? 花鳗、雪鳗、鳝王、乌耳鳗、溪鳗?
延长呈圆柱形,但肛门后的尾部则稍侧扁。鳞片细小,体灰黑或黄褐但具有斑纹,腹部为银白色;背鳍和臀鳍都是低平而一直延伸到尾部,和尾鳍连结成一体而不易区分彼此。
栖息在砂泥底部的肉食性鱼类,其幼鱼在河川中成长,成鱼在春末夏初降海产卵,孵化后的仔鱼经柳叶形期的变化成透明的鳗线,需耗时五个月,才再回到河里生存。白天全身隐藏在泥地中,只有露出一个头部呼吸,到了夜晚即游出觅食,以其它鱼类、虾、蟹为食。
鲑科? Salmonidae ?哲罗鲑属 Hucho 鱼类
下图为 ? 川陕哲罗鲑 ?Hucho bleekeri?
鲑科 ?Salmonidae ?细鳞鱼属? Brachymystax ? 鱼类?
下图为 细鳞鱼? Brachymystax lenok (秦岭细鳞鲑 Brachymystax lenok tsinlingensis)
体长纺锤形,稍侧扁。头钝,头背部宽坦,中央微凸。吻不突出或微突。口端位,下颌较上颌略短,上颌骨后端达眼中央下方,上下颌、犁骨和腭骨各有一行尖齿。舌厚、游离。鳃孔大,侧位,向前达眼中央下方。体被细鳞,头部无鳞。侧线完全,较平直。背鳍短,外缘微凹;脂鳍与臀鳍相对;腹鳍始于背鳍基中部下方,后伸不不达肛门,其基部具一长腋鳞;尾鳍叉状。幽门盲囊65~75个。生活时背部暗褐色,体侧至腹部渐呈白色,体背及两侧散布有长椭圆形黑斑,斑缘为淡红色环纹,沿背鳍基及脂鳍上各具4~5个圆黑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