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回应被审查
7月10日下午两点多,《央视新闻》发布新闻:“国家网信办拟定,掌握超百万用户信息公司赴外上市须审查!”
该拟定被河南***青团戏称“滴滴法”,并在两小时内被网友迅速顶到评论第一。
该拟定被调侃为“滴滴法”,为什么反而深得大众心意?
这必须要从近日的“滴滴风波”谈起,我们先来简单梳理一下事态发展 。
但滴滴开心没到两天,就遭到国家重锤。
问题一下上升到“国家安全”层面,滴滴当天就吓的一身冷汗,当日第一时间回应被网络安全审查:将积极配合,排查风险!
但随着网友的各种深扒,有人质疑滴滴已将国民的数据打包给美国。
但国民们并没有片面听信,毕竟这关系到大部分人的信息隐私问题。
至此,面对滴滴的遭遇,大部分国民却是一片欢声,很多人也追踪评论:已卸载滴滴!
这让人难免又发问,国家要求滴滴出行下架整改,为何如此深得人心 ?
滴滴出行赴美上市这一举动,背后到底又说明了什么呢?
01 敏感时期,滴滴为什么着急赴美上市
要弄清这个问题,让我们先回溯到6月10日。
很巧的是,滴滴选择在同一天,向美国证券委员会递交了招股书。
而且,好选不选,非要选在举国同庆的我党诞生百年的前夕,赴美上市。而且在之前没有任何的造势和宣传。
滴滴此等反常做法,让人不禁生疑!是否想抢在安全法生效之前,抢先坐实坐大,以此来逃避中国政府的监管。
02 滴滴用了短短20天,就完成了上市审核!
从滴滴6月10日正式申请在美上市,到6月30日滴滴开始在纽约所交易,仅仅用了20天的时间。
这是什么神一般的速度!!按以往的速度,不折腾个一年两年,是不可能的。
要知道,自特朗普上台后开始全面打压中国以来,美国政府对中国公司赴美上市制造了很多人为的麻烦,尤其是一些高 科技 公司、互联网公司。
前段时间,才有对华为的强烈打压,转过头却对滴滴敞开怀抱。难道这是因为美国反思改过、大发善心吗?
我只想说,中国有句老话,“ 事出反常必有妖 ”!
这不得不提及到滴滴复杂的股权构成! 滴滴招股书清楚注明了公司股权结构 :
众所周知,股权决定最终话语权,滴滴属于谁的,不言而喻!
而且有细心的人发现,滴滴有个独立董事,此人从西点军校毕业,是美国前正式军官,也曾是美国陆军的一名情报军官。
试问,滴滴种种行为到底何意?真是细思极恐!
03 滴滴此举,泄露信息的风险到底有多大!
其他的先不说,我们先来看看滴滴到底手握多少国民的隐私信息。
大家都知道,要注册滴滴用户,必须填写很多个人信息资料,譬如身份信息,用车情况等等。
更重要的是,滴滴具有强大的地图导航功能,成千上万的司机每天满中国的跑,行程路线和信息每天都会有海量且精密的积累,滴滴可以通过这些信息,构建一幅庞大的智能地图信息。
来自“滴滴出行官网”
更何况,2020年12月,特朗普签署了《外资公司责法》。一方面,要求公司不受中国政府控制,另一方面要求在美上市公司披露机密信息给美国审核。
滴滴选择到美国上市,人家会对你额外开恩,不进行检查审核?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初步明白,滴滴的数据安全到底有多大风险了吧。
这么重要的私密信息,却不是由我们国家全权私自掌控,掺杂了这么多“外人”在其中,难免让人心生担忧。
04 互联网行业的整治和规范,才刚刚拉开序幕
在我国,网上或各式软件对大众信息的非法获取和绑架早已是众所周知,几乎没有一家企业可以拍着胸脯保证,自己采集的数据都是合理合法合依据的。
但国家不会一直坐以待毙,以前只是时候未到而已。
值得提醒的是,这三家企业也是在今年6月,完成了在美国的上市,同样都掌握了大量用户的个人信息,我们绝不容许数据外泄给美国。
国家这次的重拳出击,不光重创了滴滴等企业,也击中了很多互联网企业的七寸。
这几天,企业集体倒地的股价走势,也说明了这些企业的慌乱。
国家此举,强势的说明了我国对信息安全的重视,对有疑泄露我国信息者的强硬态度。
作为任何的企业和组织,要生存、要发展无可厚非,但万不可用国家的信息作为筹码去与他人交换利益!
国威不可侵犯,国情更不可泄漏!
上一次是阿里和蚂蚁,这一次是滴滴出行的下架整顿,运满满、货车帮和boss直聘的网络审查。
然而,这只是开始,我国对信息安全的保护一定会越来越规范。
互联网行业的整治和规范,才刚刚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