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举重女力士郭婞淳:人生不只是赢得比赛 只有自己才能超越自己

2019年世界举重锦标赛再度将自己举重世界纪录推向新里程碑的郭婞淳,看似无人能敌,背后除了从未松懈过的持续努力,私底下的她,不仅经常默默行善,更将比赛中所有的挫折与不完美当作养分,这也是让她之所以能拥有举起数百公斤重的杠铃更强大的力量。

编按:(台湾举重之光郭婞淳持续缔造新的纪录中)

- -2018年8月23日,郭婞淳在雅加达亚运,女子举重58公斤量级,以总和235公斤摘下金牌。

--2017年8月21日,郭婞淳在世界大学运动会女子举重58公斤量级,在抓举压轴登场,不仅提前摘金,还继续挑战自我,为地主台湾留下举重首金!最终以抓举107公斤、挺举142公斤、总和249公斤,三破大会纪录,挺举更打破世界纪录。 ?

-------

「人生的目的不是赢得每场赛跑,而是当我们完赛的时候,途中帮助了多少人一起完成赛跑。」这不仅仅是运动家的终极精神,也是举重好手郭婞淳身上最难能可贵的助人特质。?

二○一六年台湾代表队在里约奥运中拿到一金二铜,郭婞淳举起其中的一面铜牌,夺牌的背后,真正让更多台湾民众认识这位举重力士,是其善心义举。她将过去比赛奖金一百八十多万元,捐赠救护车给澎湖马公惠民医院,协助离岛病患就医。在镁光灯关注前,她每年捐助母校台东体中举重队奖助金,并自掏腰包举办摸彩,与除夕夜还在练习的学弟妹同乐,用一己之力鼓舞后辈。

拥有台东阿美族血统的郭婞淳,生长在单亲、隔代教养的家庭,最苦的时候,全家住在工寮,成长背景和多数偏乡原住民小孩类似,她却用举重翻转命运,从高中开始拼奖金养家,凭著一双手撑起完整的家,也替自己举起一片天。

在母亲郭燕珑印象中,她出生时因胎位不正、脐带绕颈,是让人痛了十几个钟头、很难生的娃儿。取名「婞淳」,其实隐含母亲「一生丰衣足食、幸福享受」的期许,没人会想到,这个曾不断在亲戚间「流浪」、也因没有爸爸,被邻居嘲笑的孩子,如今成为整个家族的荣耀,所有家人因为她每次的出赛而凝聚在一起。

走下举重练习场的郭婞淳,放下一头长发、小小的鹅蛋脸、细致的五官,笑起来腼腆真诚,私底下的兴趣也很「少女心」,一双健壮手臂与厚茧手掌,搭配着细长的手指,她喜欢弹钢琴、阅读,不将人生的全部框限在举重一途。乘载着众人的期待,其实,真正属于她自己的小小梦想很简单,不过是希望有一天卸下国手身分,也能出国念书,体验单纯的大学生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