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军的书画语录

书道天合大化中。张文军《书道论.书者境界》。

藏锋露拙,内敛兼收。张文军《书道论.谈运笔》

狂草起笔犹如银河坠地,顺势砸下,摇曳多姿,千变万化,藕断丝连,一气呵成,收笔如石入深潭不留痕迹。张文军《书道论.狂草的笔势》

姿态好象鹤舞苍穹,震翅拨云,真有种“群鹤当空势转雄,手握长缨缚苍龙”的飘逸旷远之仙韵。张文军《书道论.狂草的气韵》

浓墨处惊若蛟龙卧波,翻江倒海;飞白处恍如飞龙在天,吞云驾雾;整篇狂草笔法简直就是龙蛇竞舞,加上几枚印章恰到好处的点缀如同“画龙点睛”,神韵倍出。张文军《书道论.狂草的笔法》

书法是个人心情和修养的真实再现。一个没有修养、没有很好心境的人是不会写出优秀书法作品的。书法是个人综合修养、苦练加善于运笔而得来的。张文军《书道论.书者修养》

每次临池之前,要活动筋骨,凝气、静心、定神,将所有气韵凝于笔端后方可下笔。为文需要“读书破万卷,”方可“下笔如有神”。练功需要气沉丹田、讲求招式步法,作书也是一样。张文军《书道论.临池聚气》

书法是一门精深的艺术,光把字写好了还不行,那是基本功。好字和好书法是有本质区别的。它是字法、章法、气韵、神韵、署名盖印和人文精神风貌的综合体现。张文军《书道论.写字与书法的区别》

将个人修为、情感、领悟、技法全部运用上,达到自然状态时也就没有技巧了,“没有技巧的技巧才是最高技巧”。张文军《书道论.谈作书技巧》

特别是当今,电脑成为人们日常书写的代笔工具,很多人已经不会写字了,更不知道什么是书法艺术。书法艺术受到冷落,有社会文化背景的原因,这不能不说是中国文化现状的一大悲哀!无论怎样,都不能改变中国书法艺术的神圣地位和价值。张文军《书道论.对当今书法文化现状的担忧》

当代书法应以艺术表现为主,当然这种艺术表现是在“回归传统和继承创新中进行”最好,达到传统与创新的融合。也就是说偏重艺术审美性,减弱书写实用性。张文军《书道论.谈书法的艺术表现》

《书道》诗:“书道无形非常道,法名有魂是仙名。融古通今凝真气,神韵天合大化中”。简言之就是:书法与自然精神的有机融合。自古以来,凡是能接受历史检验的不朽的艺术作品大都融合于自然大化中而永放异彩。张文军《书道论.书法艺术的价值规律》

书法者,法天法地法自然;画者,画山画水画人心;美者,宇宙大化;术者,中正仁和。吾曰:艺术精神之精髓,无欺吾心者也!张文军《论文人书画的艺术精神》

文人书画是中国书画艺术中独特的风格样式,发轫于宋大成于元,明清继续流变。它是文人意识注入书画的集中体现,代表着中国书画艺术的精髓,蕴含着中国文化的整个历史,也投射光辉于中国文化的未来。张文军《论文人书画的历史地位》

文人书画的艺术特质是注重笔墨情趣,体现文人趣味、个人思想感情和对天地自然社会及生命本源的参悟探究。尊重传统但不拘泥保守,不受世俗观念的束缚制约,力求创新。在表现形式上不求形似求神韵,诗书画印合璧,给人更多想象和读解空间。张文军《论文人书画的艺术特质》

艺术上的表现欲望与个人主义的思想原则在近代以来不断得到发展和充实。尤其是20世纪西方现代艺术的形式与原则进入中国以后,或者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明接触之后,文人书画艺术在西方现代艺术中找到了契合点,使这种历史悠久然而充满人性的个人主义、表现主义的艺术方式得到鼓励,以全新的面貌在中国逐渐生长起来。但由于各种文化思潮的冲击与对抗,加之来自意识形态领域的干预批判,使得一批“文化觉醒”的文人无奈趋于流俗,终无用武之地,所以一直未能形成风格体系,20世纪的中国书画艺术实际上已经不是文人意识支配下的中国书画了。张文军《论文人书画的人性化》

历史总是在按照它不可抗拒的规律不断前行,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话语习惯和语境,书画艺术也不例外。张文军《论文人书画的时代语境》

反观现实,在当今艺术市场泛滥、艺术走穴、文化泡沫、鬼魅魍魉的“审丑”与“话语霸权”时代,它在全球互联网的推波助澜下逐渐演变成为一种“文化暴力”,这是集体无意识和“文化批评”的缺位。张文军《论文人书画.文化批评的缺位》

当下,“文人意识”支配下的“文人书画”以它特有的不可替代的艺术风格重新登上历史舞台就成为一种必然。势必对未来的文化发展走向起到一种“涤新和清淤”的作用,我们将拭目以待。张文军《论文人书画的现实意义》

用颠覆性的绘画语言、文化批评家的犀利笔触、解剖家的求是精神和诗人高度敏感的思维为中国当代“文人书画”的兴起和“文人意识”的觉醒开启一扇门窗。张文军《论文人书画的批判精神》

一个艺术家的标准是看他的“艺术品本身”而非“艺术身份”。张文军《论文人书画.艺术与艺术身份》

书法,就是我的生命。书法就是我的教堂与天堂。让生命在这所教堂里好好修行,去享受书法艺术的人间天堂。张文军《论禅意书法.书法即生命》

笔墨含情有天地,制心一处意境生。烦心琐事风吹去,拈花一笑自在中。张文军《论禅意书法.制心一处》

书作中积淀的文化底蕴太深太深了,脱离了流俗,没有一点机巧斧凿、刻意为之的痕迹。尤其是草书充满禅意,臻入自然大化的境界了。他是在用心作书,物我两忘,笔墨好像甘泉一样从心田自然流出来的。张文军《权希军的禅意草书》

如果从禅意书法角度讲,先生是以书修行,以禅入书,以书明道,这就是神品。能出神品者,非经数年修行造化而不可为之!先生是真正带着使命感来对待神圣书法艺术的,他的境界非一般人所能理解。张文军《权希军的书艺境界》

权老的草书,将自然大化与阴阳变化完全融入其中。他以书修行,以书入禅,以书明道。淡淡禅意如清风徐来,沁人心脾。张文军《权希军以书明道》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龙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魂魄。文以载道,格物致艺。书法艺术作品的优劣最终均以承载的宇宙信息、文化底蕴、精神风貌和修为境界来衡量。张文军论《权希军的书法精神》

权老的作品将儒家端庄正气、佛家圆融和合与道家清虚飘逸的文化精髓有机的融入其中。张文军论《权希军书法的文化内涵》

写啥像啥,因作品内容而变化。纵势既如风吹杨柳摇曳多姿,又如山泉奔流飞舞幻化;横势如鹤舞苍穹,逍遥悠然。纵横交错,穿插有序,彷如蛟龙腾渊,翻江倒海,又如飞龙在天,幻化无穷。既有矛盾的对立统一,又有阴阳的虚实对比。观先生书作,如江河静水深流,如大海波涛汹涌;如天籁乐韵犹在耳畔,又如风过原野松涛阵阵......张文军论《权希军书艺的自然之美》

《书谱》有云:古不乖时,今不同弊。愚以为,在当世书家中,能将孙过庭的书学书艺修养和弘一大师的佛家禅定很好的结合起来,得此书法秘笈,不随时代流俗审美情趣,当代书坛奇峰分水岭已出矣。我的梦成为了现实,不胜感叹和欣慰:开创中国新一代书风者,非权希军老先生莫属!张文军《权希军书艺开创了中国新书风》

“书山奇峰难登顶,禅修深悟方始成。弘一笔意静似水,得道明法孙过庭。书法自然融大化,艺海蛟龙一权翁。试看书坛分水岭,开创中国新书风。”张文军《赞权翁》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