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特点

新冠病毒个性特点

新冠病毒具有鲜明的季节特征。新冠病毒暴发流行多发生在晚秋、冬季、春季,而早秋和夏季的传播力、生存力会明显减弱。由此,2020年3月11日,世卫组织宣布新冠肺炎(COVID-19)世界大流行,具有明显季节时间节点。

北半球正处于早春季节,气候刚处于“出津”时期。新冠病毒大暴发、大流行几乎都发生在早春的低中纬度国家,比如西班牙、意大利、伊朗、中国、韩国、日本、美国。而北欧及俄罗斯的大流行则会发生在晚春。然而,随着低、中、高纬度的不同,新冠病毒在这些国家的流行期、传播力、生存力也有差异。

南半球这时期正处于早秋季节,气候刚处于“收津”时期,新冠病毒的传播力、生存力必然减弱。因此,非洲、澳洲、南美洲的流行相对较弱。

新冠病毒与流感病毒具有相同的流行季节。

新冠病毒生态特点

一是新冠病毒需要合适的温度、湿度、阴雨。气温在1至27℃之间最有利于病毒传播;湿度在38%至75%之间最有利于病毒传播,空气越潮湿,气候越“出津”,越有利于新冠病毒的生存与传播;连阴雨持续较长时间也有利于病毒传播。

二是新冠病毒大流行多发生在沿海沿江地区。那里气候湿度大、温差小、气压低、多阴雨、低压槽,利于新冠病毒大暴发、大流行。比如西班牙,意大利,伊朗,武汉,韩国,日本,美国东西海岸纽约、旧金山、洛杉矶,就是这类气候。而内陆的中亚、蒙古、美国中北部,流行就会减弱。

三是新冠病毒为什么具有鲜明的气候特点?当新冠病毒出了宿主身体后,只有在合适的温度、湿度、阴雨生态环境下,才能生存与传播。

四是新冠病毒在低于湿度38%的干燥空气中,存活率变小,在沙漠地区或干旱国家,传播力就非常有限,比如,在东非的沙漠国家流行力就很小。

五是在内陆高气压的高山、高原地区,新冠病毒的生命力、传播力非常有限,就不容易发生大爆发、大流行。

新冠病毒传播特点

病毒的传播途径大概有五类:飞沫传播、接触传播、血液传播、间接传播、代次传播。

新冠病毒主要靠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因此,预防新冠病毒感染,最有效措施就是戴口罩、戴手套、远社交。抗疫经验表明:人们需要保持一米以上的社交距离。

有人认为,保持一米以上社交距离还不行,咳嗽或打喷嚏散播在空气中含有病毒的“飞沫云”,可以达到8.2米,仍有传染性。

新冠病毒可以在气化飞沫中漂浮3小时,仍有传染性。当飞沫落下后,病毒附着在物体表面仍有传染性。

新冠病毒与流感病毒具有相同的传播方式,还存在代次传播。2020年4月10日,英国《太阳报》报道,英国剑桥大学的生物和医学研究团队,通过对新冠病毒的基因分析研究发现,新冠病毒在世界各地传播的过程中,变异成了ABC三种先后不同的毒株类型,具有明显的区域人群分布特征。

新冠病毒免疫特点

一是治愈后的新冠病毒患者免疫抗体能维持多久?人们较关心。新冠病毒与流感病毒的人体免疫时间差不多,可能在一个月至三个月之间,不会太长。因此,短时复阳并不奇怪。

二是各种病毒都存在免疫差异。

一类人具有新冠先天抗体,这类人数不算多。另一类人是无症状感染者,也属于免疫差异群体,这类人数也不多,然而,这类人里面还有差异,有的人具有传染性,有的人不具传染性。

新冠病毒发展特点

各种病毒都在不断的进化、重组、变异、发展,以适应新宿主、新环境、新生态、新途径的变化,这是各种病毒总体的发展趋势。

病毒变异的机制。当病毒转移到不同新宿主或跨物种新宿主中,为适应新环境,病毒这时进行变异。新冠病毒或可能是流感病毒的变异。

当RNA病毒在复制过程中,其错误修复机制的蛋白酶活性很低,几乎没有,所以,变异速度很快,很容易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