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 美军借用成都的机场起降飞机轰炸日本某些城市 确有其事吗
二战期间美军轰炸机确实进驻四川的部分机场,并以此为基地实施对日战略轰炸。
1943年初,根据中美两国协议,由美国出资中国负责扩建成都附近的部分基地,做为美军轰炸日本在华军队和对日本本土进行战略轰炸的前线基地,其中新津、邛崃、彭山、广汉四个机场建为轰炸机基地,此外,德阳、温江建为战斗机基地,当时国民政府为按协议完成机场建设,在四川省22个县动员了22万的民工参加机场建设。其中的新津机场成为二战时期世界上最大的军用机场,连美国本土也没有比它大的。1943年底,美军的轰炸机部队进驻上述机场,其中,美国陆军第14航空队第40轰炸机大队进驻新津,第462大队进驻邛崃,第468大队进驻彭山,第444进驻广汉。
楼上朋友所说的参加1944年6月15日对日轰炸的B29其实是从新津等机场起飞的,均隶属于1944年改编成立的美国陆军第20航空队,***装备150架B29,直接隶属于美国陆军航空总部,其航空队司令为乌尔夫。轰炸目标也确实为日本当时的钢铁中心八幡市钢铁厂。这次轰炸是美国对日宣战后的第二次对日本本土的轰炸(第一次是杜立特从航母上起的B25),也是美军第一次从陆上基地起飞轰炸日本。
如果从网上搜一搜就可发现,楼上朋友引用的所谓“驼峰航线轰炸日本”其实并不存在,搜到的“驼峰轰炸轰炸日本”的条目基本上都是来自同一个报告文学的版本(“B-29再次从加尔各答基地腾空而起,地勤人员挥舞着手中的帽子向飞行员致意,目送这些飞行勇士渐渐消失在高空。”这一段无处不在就足以证明),由于该报告文学的作者其实对二战史并不十分了解,有很大杜撰的成份。实际上,二战时美军使用B29从陆地起飞进行对日本土轰炸,开始阶段均来自四川成都附近的新津等机场,而从印度为基地组织的“驼峰轰炸”行动中,轰炸的目标全部是日本本土以外的包括中国部分地区在内的日战区,如B29第一次对日轰炸行动是从印度起飞轰炸了泰国曼谷的火车高度场。
常理上分析,1943年后,成都周边的新津机场不仅是世界第一大军用机场,具有完善的作战保障体系,并能容纳百余架B29,而且,从成都到日本东京的距离就达3400公里(八幡市也近不了太多),已经大大超过B29的作战半径(最大2896公里),从新津等机场起飞的B29也必须减弹起飞。那么,有什么必要从印度起飞,冒险飞跃驼峰,在造成许多战机损失之后再从成都附近重新起飞去轰炸日本?
现实中,亚洲战场航空行动最著名的,而且损失最大的并非是“驼峰轰炸”,而是“驼峰航线”。由于当时中国沿海城市全部被日军占领,而且西南的滇缅公路被日军切断,美国的对华援助和对日作战行动保障全部依靠从印度翻越喜马拉雅山脉的空中航线,其中用于对日轰炸的B29所需的全部油料、弹药和配件也全靠这条空中高威航线运送,在此航线上损失最多的飞机并非是B29,而是大量的C46、C47运输机。
由于从成都起飞的轰炸机进行对日轰炸行动不仅受作战距离的影响仅能减弹飞行,而且通过中国东部日占区时还会受到日本飞机的干扰,因此,在美军占领马里亚纳后,于1945年1月,B-29开始从中国撤出,重新被部署在马里亚纳美军基地。从中国机场起飞轰炸日本本土的行动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