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的诗句刘禹锡

刘禹锡写的洞庭湖的诗句如下:

《望洞庭》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译文:

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

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

远远苏职质金径金航整林钟移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

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注释:

1、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长江南岸。

2、湖光:湖面的光芒。

3、秋月:秋季的月亮。

4、两相和:湖光和秋月相互辉映,和谐***存。

5、潭面:洞庭湖的面貌。

6、镜未磨:比喻月光照耀下湖面平滑如镜,没有磨砺过的状态。

7、遥望:远看。

8、翠:绿色,此处指山色。

9、白银盘:比喻月光照耀下的湖面。

10、一青螺:比喻洞庭湖中的君山。

《望洞庭》赏析:

1、主题思想:《望洞庭》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通过对洞庭湖的美丽景色进行描绘,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同时,通过诗歌中的比喻和象征,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2、艺术手法: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比喻、象征等艺术手法,将洞庭湖的美景表现得淋漓尽致。他将湖面比作一面未磨的镜子,形象地表现了湖面的平滑和光泽。

同时,通过白银盘里一青螺的比喻,将君山比作一颗翠绿的宝石,形象地表现了君山的秀美和洞庭湖的壮丽。这种比喻和象征的手法,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也使读者对洞庭湖的美景有了更深刻的感受。

3、情感表达:诗人通过对洞庭湖的美丽景色进行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他在诗中写道: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这两句诗形象地表现了洞庭湖的美丽和宁静,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和谐。

通过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这两句诗的描绘,诗人将君山比作一颗翠绿的宝石,形象地表现了君山的秀美和洞庭湖的壮丽。这种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是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