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与《沁园春·雪》之比较
2.创作背景不同。《沁园春·雪》——1936,红军组织远征军准备东渡黄河抗击日军。当时,清涧县高杰村袁家沟下了一场大雪。长城内外都覆盖着雪,隆起的秦晋高原覆盖着冰。毛泽东看到这一情景,深受感动,他写下了“沁园春·雪”四个字。
《沁园春·长沙》——1925毛泽东离开家乡韶山,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时,路过长沙,重游橘子洲。当时,作者面对湘江美丽的自然秋景,写下了“沁园春·长沙”四个字,回忆当时的革命形势。
3.表达不同的想法。《沁园春·雪》主要表达了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表达了无产阶级真正当家作主的崇高愿望。《沁园春·长沙》表达了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情怀和以天下为己任、鄙夷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远大志向。
扩展数据:
长沙沁园春文学赏析
尚坤描绘了一幅色彩斑斓、生机勃勃的寒秋湘江画卷,并立即抒发了情感,提出了谁该主宰广袤大地的问题。“看遍山,尽染林”一词,共七句,描绘了一个独立橘子洲所见的多彩秋景图。它不仅是周围森林的写照,也包含了诗人火热的革命情怀。
红色象征着革命、火和光。“万山红遍”是诗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思想的生动表达,是对革命和祖国未来的乐观憧憬。“鹰击长空,鱼跃浅浅,各种霜争自由。”是诗人对自由解放的向往和追求。诗人从山川、河流、天空、水底选择了几个典型的场景来描写,有远有近,有动有静,对比鲜明。
这七句话为后面的抒情提供了背景,烘托了气氛。“寂寞,问苍茫大地。谁管沉浮?”这个问题显示了诗人的志向,显示了他宽广的胸怀。他从直接写风景转向抒发感情,很自然地带出了后半段的抒情乐章。
后半部分以抒情为主,但爱情中也不乏风景。“忆往昔峥嵘岁月正浓”,用峥嵘岁月来描写,新颖生动,自然勾起对前世的回忆,把无形的不平凡岁月化为有形的巍峨高峰,给人以崇高之美。
“QIA”这个词有七句话,生动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的战斗风格和英雄气概。“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也是一幅勇攻破浪的壮丽画卷。可以说,这个词的崇高美是以爱情为经,以风景为纬交织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