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影视能否逐渐摆脱依靠IP和明星来弥补的现象?

IP不是坏事,不需要去掉。

明星不是坏事,也不需要摆脱。

投资人投资影视的最终目的是赚钱。做好影视剧只是赚钱的副产品。

在娱乐方式越来越多样化的今天,小说、漫画、网游、手游、综艺、电视剧、电影等你能想到或想不到的娱乐方式都在不断地从你的钱包里掏出一张红纸,每一种娱乐方式都需要消费者的氪石。

很多娱乐形式的用户是重叠的,用户的娱乐费用不会无限增加。如果消费一个,另一个的消费预算就会减少。所以影视剧的竞争对手除了同类产品,还要面对其他娱乐产品。如何从同类手中取食,如何从不同类手中取食,成为各种娱乐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作为一个IP,拥有广泛的用户基础是最重要的一点。有了广泛的用户基础,氪空间的用户会更多。氪用户是一个IP持续下去的动力。明星也是一个IP。明星更有金属感,更明朗,愿意主动的粉丝也多了。

IP和明星本身都没有问题。

即使错过好莱坞,我们也对IP和明星情有独钟。好莱坞很早就在争论是拍IP电影还是非IP电影,但那时候还不叫IP。比如《生化危机》大结局,金刚狼,最近几个月的《刺客信条》,还没上映的《魔兽争霸》、《x战警》、《超人vs蝙蝠侠》、《贝壳里的幽灵》、《加勒比海盗5》,都是大制作、大明星、大IP、强强联合,这才是影视剧最终的出路。

中国影视剧的问题在于畸形发展,而不在于IP和明星。那些把问题归咎于明星和IP的朋友,我觉得太伤明星和IP的心了。他们本身是对的,他们还在努力。

IP+明星+炒作的炒作,最终会毁了一个IP,一个明星。重点是投机。就算去掉IP和明星,如果还是以投机的方式做影视作品,中国的影视岂不是一片惨淡?

所以中国影视要摆脱的是炒作,而不是IP和明星。连好莱坞都不敢说要摆脱IP和明星。好莱坞是靠IP和明星赚钱的!你希望有人扔掉两个大杀手吗?

所以,我觉得这个问题有点跑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