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为什么尽归司马懿?
三国尽归司马懿是后人总结的,晋朝源于司马懿,始于司马懿,是历经三代努力而取得的基业。主要有三点可证明:
一是与诸葛亮斗法并战胜了之。
诸葛亮自《隆中对》的初期战略目标实现后,为了实现理论上可能的一统天下,为了展现自己平身所学,含泪连上出师表,带领一支哀兵六出祁山欲消灭魏国。但每次均寸土未得,寸功未立,无功而返,至多只是把司马懿“吓”出一身冷汗。
二是与魏国的皇公贵族斗智,最后取得了实权。
司马懿一生是靠真本事创业的,但却两次遭贬。先是被诸葛亮使离间计,曹睿疑而弃之。虽闲居在家,但未忘国事。在诸葛亮入魏之危难时节,终于被重新召用,委以重任,并不负众望打败了诸葛亮。
三是教子。
教子是件大事,司马先生做得很好, 其子司马师、司马昭颇有父风,智慧超群,是魏国后期的顶梁柱。在打仗靠兄弟,上阵父子兵的年代,有如此两个杰出的儿子,司马懿的事业可谓后继有人。
扩展资料:
李宗吾在写《厚黑学》时写到自己在读史看到司马忍受巾帼之辱时,不禁拍案大叫:“天下尽归司马氏矣!”,说司马氏得天下,得益于心黑脸厚。
众所周知,司马懿是三国时期一个大名鼎鼎的智者,也是一个流传千古但却有争议的名人事实上的司马懿智慧远远高于诸葛亮。至今陕西一带还流传一种鼓韵,叫“得胜鼓”,就是纪念司马懿大胜孔明而编制流传的。
司马懿一生是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特别是担任曹操秘书的十多年,学会了不少曹操的韬略,很多颇有见地的意见也得到了曹操的肯定,只不过是当秘书,虽然有才气的表露,但很难有决断的作为。但从曹操晚年曾做过“三马同槽”的梦来看,曹操对司马父子三人是极端相信和倚重的。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