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氢气球飘走的黑龙江工人,获赔3万元,遇到紧急情况该如何保证自身安全?
不要慌!不要慌!比如?脱落?一词应该为?断裂?,?自求?一词应该是?自救?。不要小看这样的?疏忽大意?,因为悲剧的发生,往往就源于人们的?疏忽大意?!
一般来说,人们都是乘坐?热气球?上天观览,而不是?氦气球?。?氦气球?的危险性要比?热气球?大的多。这种存在巨大安全隐患的娱乐项目根本无法自救,人在氢气球最下面的篮子里,氢气球有多大可以参考热气球,别说没有工具,就是有把刀子之类的东西,往哪戳洞能让氢气球泄气?割断篮子的绳子?还是自己跳下来?这种只有靠地面绳子往下拉的方法,相当于只有一道安全保险,一旦地面拉的绳子断了,基本无救。
另外,就像以前的冲床,手放好零件,脚一踩机器下面的开关,冲头就压下来,这种就靠脚踩的开关就属于一道保险,稍不小心,刚放好零件手还没有挪开就下意识踩了开关,很多工人就被冲了手指头。如今国家标准冲床的设计都是最少两道保险,手不从冲头下挪开,冲头旁边的红外线开关发射的红外线被手臂遮挡,开关电路不动作,脚下的机械开关下意识踩了,机器也不会动作,这叫本质安全。再来说说这氢气球,绳子是唯一保险,绳子万一断裂,氢气球就无法受控,这种设计迟早会出事,如果在氢气球里再设计一套高度控制系统,当氢气球达到设定高度,自动控制缓慢泄气,或者地面有遥控泄气系统,这些方法在目前科技环境下,大家觉得难吗?这就是提高本质安全,而不是靠游客自救。
总结:这些问题都有一个***同的核心,那就是?安全?!如果安全工作做得非常好的话,那么就不会发生这样的安全事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