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13号台风“鲸鱼”生成,对我国有何影响?

根据中央气象台数据显示,台风“鲸鱼”在日本以东洋面减弱并变性为温带气旋,气象台已经对其停止编号。台风“鲸鱼”是怎样形成的呢?停止编号又是什么意思呢?从形成到停止编号对我国有何影响呢?

台风“鲸鱼”是怎样形成的?

台风“鲸鱼”既然被定义为台风,必然符合台风形成的一般规律。那台风一般产生需要什么条件呢?

在热带海洋面上,比如太平洋,经常会悬浮着一些小的热带漩涡,根据气象卫星的观测数据,其中大概10%会最终成长为台风。

要成长为台风,一般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具有60米深的暖水层,且暖水层的温度要超过26.5摄氏度。具有强烈的空气上升运动,产生这一运动的必要条件是存在小的热带漩涡。具有强大地转偏向力,地转偏向力是台风产生旋转运动的原因,赤道上地转偏向力为零,所以台风不可能发生在赤道上,往往与赤道存在几个纬度的距离。形成于高层风弱的纬度地区,比如北纬20度以南,高层增暖作用是气旋形成的重要环境条件。

以上是一般台风形成的必要条件,并非充分条件,也就是还有其他因素,但整体而言,台风形成比人们想象中的要更加复杂,而科学家至今也仍未完全弄明白。

台风停止编号是什么意思?

台风停止编号即表示台风能量衰减,并从台风减弱到了热带低压,或者变成了温带气旋,此时就不再对其进行编号,不再发出任何报告。

简言之,就是台风变弱了,不再符合台风的定义了,预警级别降低了。

台风的定义是什么呢?

我国把南海与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按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划分为6个等级,风力达12级及以上的,统称为台风。

当风力达到12级时,因台风而引起的海浪可以拦腰折断万吨巨轮,垂直于风向平面的每平方米压力可达230公斤,对于渔业和沿海居民而言,是巨大的破坏。除了强烈的风,台风还会引起暴雨,暴雨会引起洪涝灾害,淹没附近的城镇和庄稼地。随之而来的,还有一系列连锁反应,比如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所以,台风发生时,气象局每天都会跟踪并发布相关报告,停止编号后,说明台风不再符合定义了,可以放下悬着的心了。

台风“鲸鱼”对我国有何影响?

根据气象台预计,台风“鲸鱼”在日本地区,从北偏西转向东北方向移动,强度也减弱变成了温带气旋。

从上图可以看出,台风“鲸鱼”原本沿着西北方向,向中国海域靠近,可是最终却转了个弯,向东北方向去了,所以从产生到停止编号,对我国没有任何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