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汽车客运站是不是就是流花车站?省汽车站跟流花车站是怎么辨别,我知道两个位置在一起?
其实那边是有2个车站的,一个是广东省客运站另外一个是广州市汽车客运站.
广州市汽车客运站在流花车站的上面。
广州汽车客运站,简称市汽车站或市站,隶属于广州壹马交通投资有限公司,属下设有市站站区和流花站区,是国家一级公路客运站场。
广州汽车客运站自1985年成立以来,坚持以“旅客至上,服务第一”为宗旨,以“让旅客到站如到家”为目标,着力为旅客提供优质服务,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被誉为“流花地区的阳光地带”。
2000年荣获“广东省先进集体”称号,2003年荣获“广州市先进集体”称号,2003——2007连续四年荣获“广州地区道路春运工作先进单位”,2007年,又荣获“广东省公路水路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道路运输百强诚信客运站”荣誉称号,美誉闻名海内外。
一、以超一流的硬件设施,打造全国一流车站。
全新改造后的广州汽车客运站用地面积达311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设计最大日客运量可达18万人次。为了给旅客提供更安全、舒适、便捷的服务,广州汽车客运站以机场的标准进行装修,以新颖的设计风格、人性化的概念和环保的意识体现车站与时俱进的形象。宽敞明亮的落地大窗、崭新的不锈钢座椅、现代化的售票系统和监控系统,轻松代步的自动扶梯、温馨的母婴候车室、残疾人通行的无障碍通道和售票专窗,全新改造后的广州汽车客运站可媲美机场。
二、五种交通工具无缝接驳,旅客换乘更便捷。
广州汽车客运站地理环境优越,地处流花商业圈,毗邻广州火车站。车站一楼为公交站场、二、三楼为公路客运站场,目前,直达市汽车站的地铁出口已开通,港湾式出租车停车区也即将启用,真正实现了铁路、公路、公交、地铁、出租汽车无缝接驳,极大方便了旅客的购票换乘。
三、线路多、车次密、业务连通全国。
为方便旅客出行,广州汽车客运站以新站场为契机,不断引进新班车线路。现车站***有班车线路100多条,以市属两市三区、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及海南、广西、湖南、江西、福建、浙江、上海、江苏、湖北、贵州等跨省线路为主。日发2300多班次,日均载客量5万多人次,公路客运量在广州市客运站场名列前茅。2002年2月18日,该站创下了日运送旅客17.4万人次的全国单站配客最高记录。2007年春运,该站最高日运送旅客达到15.8万人次。
四、市站服务,贴心一路。
细微之处见真情。广州汽车客运站以“优良的秩序、优美的环境、优质的服务,创建全国一流客运站”为目标,以“一米见微笑,一语送真诚,一举现规范,一心系旅客”为服务规范,以“一心一意为旅客着想、一言一行现市站新风”为员工行为准则,着力打造市汽车站特色服务。
1、在广州客运站场中率先推出了“三声两仪”(三声:即招呼声、答谢声、送别声;两仪:即仪容、仪表)的规范服务,并将规范、亲切的“招呼声、答谢声、道别声,仪表、仪态”贯穿到每一项服务工作中,使旅客们从进入车站开始,就能够感受到员工们诚挚的笑容和真情的服务。
2、为方便携带大宗行李的旅客,车站提供“便民小推车”温馨服务,在车站的每一个入口,都摆放着轻便的小推车,免费供给有需要的旅客使用,免却旅客肩扛手提的辛苦和尴尬。
3、为使旅客享受到更温馨的服务,市汽车站把“以人为本”融入每一个服务细节。市汽车站不仅设有茶水间,为旅客免费提供开水,还设专人定期开展“温馨送水”活动,把饮用水送到旅客手中。
4、母婴候车室笑迎八方妇幼。为使旅客享受到更贴心的服务,市汽车站不仅在母婴候车室里设置了柔软的沙发,供拖儿带女的妈妈稍加休息,还添置了婴儿车、儿童电瓶车、小皮球等玩具,使前来乘车的婴儿和儿童可以欢度候车时光。
5、文明使者与您同行。为进一步倡导文明服务,树立文明交通形象,该站开展了“文明使者与您同行”活动。由身穿绿色工作服、披着黄色绸带的文明使者,在市站站区二楼、三楼候车室督促、规范车站工作人员礼仪服务,宣传劝导旅客在车站候车室内出现的抽烟、插队、乱丢垃圾等不文明行为,引导旅客培养文明交通出行的良好习惯。
6、设置了司乘休息室,免费提供茶水、小药品、报纸杂志等,并利用司乘休息室的宣传栏,向司乘人员加强文明行车及天气预报等的宣传,让南来北往的司乘人员真正感觉到“家”的温馨,把司乘休息室建设成文明传播站、亲情传递站、爱心传送站,受到司乘人员的一致好评。
7、贴心服务、情暖旅客心。在日常工作中,广州汽车客运站非常注重员工服务意识的培养,通过员工培训和“优质服务年”等活动载体,使文明服务、规范服务成为每一个员工的自觉行为。如今,一个爱岗敬业、文明礼貌、诚信服务的氛围已经在广州汽车客运站悄然形成。旅客一来到车站,我们的服务员就会微笑地招呼:“您好,请问……”;当旅客购好车票,售票员就会微笑地答谢:“谢谢,欢迎下次再来”;当班车发车时,服务员会微笑地祝福旅客一路顺风。阳光般的笑容温暖了旅客们的心,广州汽车客运站的温馨服务得到了旅客们的一致好评,被《广州日报》等媒体广为传诵,并得到了“流花地区阳光地带”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