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楚霸王项羽为何夺不了天下?
秦末时期,项羽跟着项梁在江东起义,反对暴秦的统治,在巨鹿之战,项羽以三万楚军打破秦国四十万秦军,名声大噪,后又在彭城之战以三万骑兵攻破刘邦的五十位大军,勇猛无比,但就是这样一代霸王最终还是败给了刘邦,落了个乌江自刎的下场。究其原因一是因为项羽杀孽太重,他曾坑杀二十余万秦军,因此失了民心。二是因为项羽狂妄自大,不识人才,逼走了多为良将。三是因为项羽政治觉悟低,他本有机会在鸿门宴解决刘邦,但最终他受到项伯蛊惑,放虎归山。
项羽杀孽太重,人心尽失。项羽虽然勇猛无敌,但他太过残忍,杀虐太重,曾经秦将张邯率领二十万军队投降项羽,但项羽将这二十万秦军尽数坑杀,而且项羽每攻下一个城池,都会烧杀抢掠,甚至还会屠城,所以项羽的军队每次都会遭到城池驻军的顽强抵抗。不仅如此,项羽还杀害了项梁起义时拥立的楚怀王,自此彻底失去了民心。
项羽狂妄自大,不知识人、用人,逼走了多位良将。项羽自幼习武,年少时期便难逢敌手,成年之后力能扛鼎,威猛无比。在战场上项羽也是战无不胜,经常以少胜多,接连的胜利也导致了项羽的狂妄自大,目中无人。项梁主事时期,身边聚集了多数英才,范增、英布、龙且都是万里挑一的人才,但自从项羽上位,这些优秀的将领一个个被他逼走,最可惜的当属韩信,曾经韩信最早是投到项羽帐下的,而且主动为项羽出谋划策,但项羽却刚愎自用,根本不重视韩信,最终韩信转投刘邦,成为了项羽失败的最大因素之一。
项羽政治觉悟低,他本有机会击杀刘邦,但受到项伯蛊惑,放虎归山。鸿门宴可以说是项羽与刘邦之争的一个转折点,彼时的项羽有山东六国的支持,实力远在刘邦之上,如果再能够解决刘邦这一大隐患,那么项羽将再无敌手,于是在范增的建议下项羽摆了鸿门宴,最初目的是为了除掉刘邦。但刘邦在鸿门宴上向项羽尽表忠心,而且还有项伯的劝诫,最终自恃自傲的项羽不屑于使用这种暗杀的方式杀掉刘邦,放虎归山。正是因为项羽较低的政治觉悟才给了刘邦喘息的机会。
纵观项羽的一生,他确实是一位大英雄,巨鹿之战三万楚军击破秦军四十余万,打破了秦军的统治,但项羽杀虐太重,不仅坑杀二十余万秦军,还多次上演屠城的戏码,项羽残暴的一面使他彻底失去了民心,以至于他每次攻城,守城将士都会拿出鱼死网破的气势。不仅如此,项羽不知识人、用人,刚愎自用,不仅逼走了范增等多为功臣才士,就连韩信这样的大才都不能得到重用。但即使如此项羽还是有机会夺得天下,如果他在鸿门宴之上没有心软,那么就不会给刘邦喘息的机会,自己也就不会落得个乌江自刎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