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修建长城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秦始皇修筑长城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抵御匈奴的入侵。

1、秦长城的简介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遣大将蒙恬北逐匈奴,筑长城万余里,以防匈奴南进,史称秦长城。秦长城实际是在原先战国时期秦长城,赵长城,燕长城三国长城的基础上修建。

西起临洮、东至辽东(今辽宁省的东部和南部及吉林省的东南部地区)***筑万余里,故史称:“万里长城”。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秦长城。

2、长城景观

固阳县境内的秦长城,长达120公里,横穿固阳三个乡镇。它多半修筑在山峦的阴面半坡上,依山就险、因坡取势,就地取材。

保存较为完好的秦长城是固阳县九分子乡那一段,长约12公里,城墙外侧有5米高,内侧有2米高;顶宽2.8米,底宽3.1米,墙体多以黑褐色厚石片交错叠压垒砌而成。

秦长城修建的意义:

1、长城与中国民族的认同

秦长城作为中国古代的重要建筑之一,承载着中国民族的认同和自豪感。长城是中国古代各个朝代统一的象征之一,它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团结和坚韧不拔的精神。长城的存在让人们对中国的国土和疆域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同时也加深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自信心。

2、长城与中国古代文明的传承

秦长城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遗迹之一,它见证了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传承。长城的建设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反映了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勤劳。

长城的设计和建造技术体现了中国古代工程建设的高度发展和精湛工艺,是中国古代科技与文明的杰作之一。长城的存在使得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得以延续并为后世所传承。

3、文化遗产

秦长城作为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长城的保护与传承对于维护人类***同的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长城的保护需要采取科学的保护手段和措施,包括修复古迹、加强监测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