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观者》——如何充当一个局外人?
你站在这件事情之外看待问题的时候,你才能够对这个问题的本身产生深刻的洞察,我们称之为“位移的艺术”。
? ——彼得·德鲁克《旁观者》
01.
作者简介:
彼得·德鲁克,当代国际上最著名的管理学家,对世人贡献卓越,影响深远,被尊为“大师中的大师”、“现代管理之父”。
本书观念:
置身局外,从旁边观看事情或者观察人。
02.
内容大纲:
《旁观者》一书是德鲁克知识及人生旅程的记录,是一本有关“人”的书,每一组人与事都扣合着20世纪里最重要的某些领域和特性,作者借社会的图像,捕捉并传达了这一代人难以想像的神髓。
03.
启示录:如何充当一个局外人?
打破内在的枷锁和突破藩篱,把自己当成这件事情的一个局外人,才能够真正地看清楚这件事情的本质。正如中国古话所说的: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我举个列子来说明作为局外人来看待事情的意义。
当一个人陷入爱情中不可自拔,一开始遭到所有人的反对,其中至亲会将几十年累计的看人经验加以告诫,此人不可嫁娶。我们会怎样呢?
年轻时,越是反对越是不可分离,或者私奔,或者为之断绝关系来浇灌爱情。越往后大部分是在不断验证至亲当初所持反对观点的正确性,取得至亲原谅与否我们暂且不谈。
当日渐暴露的种种不合适,大的价值观,小的生活琐事地出现,我们开始会质疑自己选择是否正确,此时会试着问问朋友,问问家人。站在爱情之外的他们往往能够一针见血,思路清晰地指正或者建议,说的头头是道。
难道他们智商比我们高?这倒未必。
深陷其中的我们,却想不到这些存在的问题的源头及处理方式。仅仅因为,他们在外面。或者当我们选择结束一段感情后,渡过难熬的日子后,我们会试着去回顾这段感情。
不同的是,此时的我们成了局外人,对于过去的这段感情有局外人的分析和见解。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能够在分离一段时间后和好如初又更加珍惜彼此,最后踏入婚姻殿堂,因为空出的这段时间里,能够作为局外人去对这段感情中矛盾的进行分析,找到化解方式。
而有的在分开后真的明白有的矛盾根本无法化解,不是一方迁就或者双方的退步就能够真的解决,也明白即使再在一起也会因为同样的问题争吵,只会是赴汤蹈火。这就是真正不存在恨或者其他情感,只是互相都明白,更是清楚互相的不合适,对方只是生命中一个过客而已。
那怎么去做到作为一个局外人?简单谈几点。
打破自己内心的藩篱,成为一个大格局的人。
我们会发现,例子中讲到的深陷感情旋涡的处理方式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处理方式较年轻时大不相同,年龄越大,我们更能够克制自己的情绪,俗话说就是更能想得通,一段感情出了问题,更容易去思考到底合不合适,不合适就算了。
而不是像年轻人那样有着罗密欧和朱丽叶式的不理智。主要的原因在于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阅历的增加,不断出现的状况逼迫着自己去打破那些堵在内心里的枷锁。我们日渐成熟起来,格局在不断突破,心量越撑越大。
心量越是变宽,对于那些新出现的问题越是能够接受。举个通透的例子来讲,当初的胃部(心量)直径只有10厘米,当一件事情类似于一个直径12厘米的食物进入身体后,我们发现根本无法容纳,怎么办?已经进入身体的食物更无法从喉咙吐出,要继续生存除了消化它再无他法。
于是,我们忍痛着去撑大自己的胃部(心量),此时的感觉正如感情带来的感觉,内心真是堵的慌。直到这个食物最后被彻底消化掉,我们却意外发现它给身体带来了新的能量。
此时,我们的胃部(心量)直径已经变成了12厘米或者更宽。越往后,不管是10厘米直径的食物还是12厘米直径的食物进入身体,都能够轻易地消化吸收掉。
不断去突破自己,接受不能接受的事情,随着心量的变宽,也就有了作为局外人的基础。
打破世界观,再不断养成。
很多人听过庄子和惠子谈论”葫芦“的典故。惠子对庄子说:
“梁惠王送我大葫芦的种子,我将它种上,成熟以后,里面的种子就有五六百斤;假如用它盛水,它的坚固程度不足以被端起来;假如剖开他用来做水瓢,那它又太大没有什么实际用处,所以我就将它砸破了。”
庄子说:
“你实在不善于用大的东西啊。您现在有个能装五六百斤东西的大葫芦,你却因为它太大不能用来盛水或者破开装水而愁苦,为什么不能借之浮游于江湖之上呢?你的心被蓬草填满了。”
所以惠子内心里根本就没有一艘船的概念,思维固定在了葫芦只能做瓢的习惯中。这种思维惯性存在于大部分人当中,当我们前面提到的心量变宽后,却没有更多新观念进入到里面,我们便很难用新的东西去剖析之前的问题,此时做为局外人也很难看通透事情隐藏的本质性问题。
正如例子中,即使一段关系结束了,我们也只会告诉自己,结束了就结束了,管他的,大不了重新开始一段。往往又会将上段感情中的问题带入到新建立的关系中去。心量的基础倒是打开了,却少了去剖析问题的基础。所有又如禅宗所说:
“不破不立,先破后立,即破又立,非破非立。”
自己内心的世界观需要不断的打破,又不断的接受新的观念,不断地养成。
不要“绝缘”,要“结缘”。
成为一个局外人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去看清楚一些事情,同时告诫自己对于事情中出现的主角,谁是自己想要成为的,谁又是自己不要成为的。
反省着自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上一条讲到要不断树立新的世界观,这一条便是对此的衍生。
何为"绝缘“,何为”结缘“?
简单点说,就是去和别人建立联系,此处的别人,不是随随便便的别人,是特指你想成为的那种人。
去和他们建立联系,成为朋友,把自己当做对方世界中的局外人去观察,慢慢地你会发现,对方的世界观和做事方式,处理问题的手段不断地在影响自己,那些行为习惯潜移默化地输入到变宽的心量中,建立,养成。
有朝一日,你便成为了当初那个你想成为又在当时成为不了的那个人。或者,在对方的磁场下去粗取精,多方面吸收到更好的东西完善自己,甚至比预料的想成为的人更加优秀。
此时,便会发生戏剧性一幕,角色转变,当初那个被你学习的人翻转来学习你,来采集你养成的更加完善的行为习惯。
总结起来,充当局外人需要的只需要:
打破藩篱,树立新观念,建立联系。
而做到这些之后,却会发现自己似乎打通了任督二脉,浑身通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