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先《浣溪沙·楼倚春江百尺高》原文及翻译赏析

浣溪沙·楼倚春江百尺高原文:

楼倚春江百尺高,烟中还未见归桡,几时期信似江潮?花片片飞风弄蝶,柳阴阴下水平桥,日长才过又今宵。

浣溪沙·楼倚春江百尺高翻译及注释

翻译 这个日日思念丈夫的妇女正在百尺高楼之上展望。她抱着多么大的希望啊。江上水气弥漫,船只在雾气中航行,远处看不清楚。她看着它们慢慢地驶近自己。她仔细地辨认,但都不是她所盼望的那一只。失望之余,她埋怨起他来,觉得他不如江潮有信。她和她的丈夫可能曾约定开春相见,谁知转瞬之间已到暮春。也可能别离时间太长,经过了一个又一个春天,眼前新的春天又快过去了,她怎么不苦恼呢。当看到风吹花瓣象蝶舞,柳丝下垂似与桥面相平。这个妇女触景生情感到悲伤。漫长的白天好容易才度过去,却又迎来了寂寞难耐的夜晚。

注释 1浣溪沙: 唐代 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又名「浣溪纱」「小庭花」等。2倚:表示楼的位置。3烟中还未见归桡:「烟」,在这里指江雾之类的水气。「桡[rao]」,划船的桨,这里代指船。4期信:遵守预先约定的时日。

浣溪沙·楼倚春江百尺高翻译及注释二

翻译 一座百尺高楼倚江矗立著,有位思妇正在楼上凭栏远眺。只见春江之上弥漫着淡淡的雾气,点点白帆像穿梭一样往来不绝,但是怎么也见不到丈夫的座船归来,她感到无比失望和伤心。她的丈夫还不如江潮守信用,春潮涨落均有定期,而他竟逾期不归,令人气愤啊!片片落花随风飘舞,好像一群彩蝶相戏一般,说明又是一年过去;在柳阴之下,雨后春波已涨到与两岸齐平,而丈夫却不知抓紧时间趁潮早归,可见他不懂妻子日夜思念的痛苦。一个白天刚刚挨过去,跟着而来的就是一个凄凉之夜开始,日复一日,真是度日如年呢!

注释 1浣溪沙: 唐代 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又名「浣溪纱」「小庭花」等。双调四十二字,平韵。南唐李煜有仄韵之作。此调音节明快,句式整齐,易于上口。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2倚:表示楼的位置。春江:春天的江。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诗:「灩灩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3烟:在这里指江雾之类的水气。归桡(rao):犹归舟。桡,即划船的桨,古诗词中常代指船。唐戴叔伦《戏留顾十一明府》诗:「未可动归桡,前程风浪急。」4期信:遵守预先约定的时间。后蜀顾夐《荷叶杯》词:「一去又乖期信,春尽。满院长莓苔,手挼裙带独徘徊。」5弄:戏弄,这里指相戏。6阴阴:形容柳阴幽暗的样子。7今宵:今夜。南朝陈徐陵《走笔戏书应令》诗:「今宵花烛泪,非是夜迎人。」

浣溪沙·楼倚春江百尺高赏析二

 此词是一首以闺中人思念远人的口吻创作的闺怨词。词写丈夫远出,逾期未归,妻子在家望眼欲穿。上片叙事言情,下片因景及情。此词虽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题材,意境却与众不同;结构上「无大起落」,却层次分明,在平易晓畅之中显现出浓郁蕴藉的情思,丰腴隽永的韵致,「味极隽永」。全词语言工巧,情感表现得细腻而又生动,含蓄而又深沉。

 上片叙事言情,写出女主人望远盼归时望眼欲穿的心中之怨。「楼倚春江百尺高,烟中还未见归桡。」起首两句写闺妇登高楼凭曲阑,思亲怀远凝目看,江上水雾弥漫,白帆点点,由远而近,却始终不见她所盼的那只归夫船。看似平直,慢慢体味,颇多婉曲。「楼倚春江」一方面交待了百尺高楼临江而建;且因楼、江及人,把楼上凭栏人与春江中的「归桡」联系起来;二是以「春江」之浩瀚溶满衬托倚楼人之孤单冷寂。「春江」及下片又写到的繁花飞落,柳树成荫等,交待出时间是暮春——惜春之情甚也!「百尺高」与「还未见」相呼应,传写出思妇从低到高,拾级而上,登高骋望,伤高怀远的急切情态与望而不见,思而不得的苦恼和哀怨。一个「倚」字,就指示了位置。「烟中」二字乃点染之笔,它一是春江景象的具体、形象的描绘,二是以这迷濛的春江景象巧妙地烘托思妇的伤高怀远、惆怅哀怨的情怀。「几时期信似江潮?」失望之余,她埋怨起那远行未归的人来了:你还不如江潮有信,什么时候你也能如江潮那样如期如约?紧承前面,从叙事言情转而直抒胸臆。此句既扣上「春江」,即景取喻,又暗用 唐代 李益的乐府诗《江南曲》「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的诗意。诘问之语,进一步刻画思妇的心理活动,写出失望尚未绝望思妇痴情、幽怨与期待的复杂心理。在对远行人的埋怨声中,似乎也隐隐含着「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的自哀自怨。

 下片因景及情,以景物衬托出女主人公度日如年的痛苦心情。「花片片飞风弄蝶,柳阴阴下水平桥。」过片两句写暮春的对偶句是思妇望中的眼前之景:落花在风中片片飞舞,蝴蝶在飞红中翩翩相戏;溪边细柳荫浓浓,柔条拂水渌溶溶,雨后新波涨满春江,江水与桥平——春去也。「水平桥」与上片的「春江」「江潮」前后呼应,结构严谨。「弄」「平」两个动词用得极妙,用拟人手法把景物写活了。在思妇眼前,庭院池塘,小桥流水,春风杨柳,飞花舞蝶,自然界充满生机,和谐惬意。然而在这一美景前,孑然独处的她,触景伤情,反而增添了无穷的哀怨。看飞花舞蝶亲暱作态,叹人不如物之感生,见杨柳青青之色,则想起曾与丈夫分手时春日重聚的约定,春将去,人不见,引起无限的怨情,真有「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之感!「日长才过又今宵。」日复一日地登高凝望,又到斜阳西下暮色昏暝时,主人公不由得发出一声压抑已久的喟然长叹:漫长的白天刚刚挨过去,寂寞难耐的夜晚又将开始——登高望春春将去,高楼望远远念情。人未归,怨难平。结句的一声喟叹,把女子度日如年的离别之苦写得含蓄而又深沉。

浣溪沙·楼倚春江百尺高鉴赏

 这首《浣溪沙》为闺怨词。起首一句,写闺妇登高远望。楼高百尺,临江而立,故用一个「倚」字,指示位置。这位思妇正凭栏眺望,尽管她思念心切,但江上还不见丈夫乘船而归。「烟中还未见归桡」之「烟」,指江上的水气。

 桡即划船的桨,古诗词中常代指船。江上水气弥漫,白帆片片,由远而近驶来,她努力辨认,但都不是她所盼的那只归舟。失望之余,她埋怨起那远行之人来了,觉得他还不如江潮有信。古人谓潮涨潮落是有定期的,故李益乐府诗《江南曲》说:「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可与此句互证。丈夫没有如约归家,她虽说不出悔不「嫁与弄潮儿」的泼辣言语,但「几时期信似江潮」七个字却表现了她幽怨与期待的复杂心理。

 过片两句以景传情,仍然表现那个妇女的思念之情。依然是其望中之景,但季节的变化,更强化了她的殷切思念。她和丈夫分手时可能曾约定春日重聚,谁知春天又一次来了,却不见人影。「花片片飞风弄蝶,柳阴阴下水平桥」,是写暮春的对偶句,上句写春归,不用平直之笔,而极写花落之状,形容它们风中飞舞,像蝴蝶相戏似的。「弄」,戏弄,指相戏。下一句的「阴阴」,形容柳荫幽暗的样子,和初春柳芽初吐远望如烟的景色不同。整句说绿柳荫浓,长条拂水,雨后新波与桥面相平。这景象使闺妇发出「日长才过又今宵」这样一声压抑已久的喟然长叹,是说漫长的白昼好容易才挨过去,却又迎来了寂寞难耐的夜晚,至此,把女子度日如年的离别之苦写得含蓄而又深沉。此词善于捕捉意象,创造意境,表现「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的情境,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浣溪沙·楼倚春江百尺高创作背景

 此词为作者以闺中人思念远人的口吻创作的闺怨词,从词中内容看,故事发生在暮春时节。其具体创作年份未详。 诗词作品: 浣溪沙·楼倚春江百尺高 诗词作者: 宋代 张先 诗词归类: 闺怨、登高、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