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国际电影节的发展历程
从柏林电影节的第一天起,政治就一直是压倒性的主题,至少电影艺术的交流完全不在考虑范围之内。这完全是冷战产物。
事实上,正是德国的美国文化官员在柏林电影节的建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他们一心要把电影节塑造成崇尚西方文明,反对* * *资本主义的文化桥头堡。柏林曾经是东欧的文化中心,现在已经成为西德民主复兴的象征。
1951 6月,西柏林举办首届电影节。因为预算不高,规模也不大,只有20个国家的客人参加。这座被盟军炮弹摧毁的城市显然不是一个理想的旅游目的地,所有人都在抱怨恶劣的天气和接待工作。柏林从一开始就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与注重商业的戛纳、威尼斯等竞争对手截然不同。其他欧洲电影节严重依赖明星和他们周围的狗仔队来获得关注,街上到处都是卖电影和计划的电影制作人。然而,柏林依靠其特殊的地缘政治位置吸引了包括迈克尔·鲍威尔、罗伯托·罗西里尼和亨利-乔治·克鲁佐在内的一流电影制作人。参加电影节的国家和人数也逐年稳步增长。最终被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FIAPF)接纳为国际A类电影节,加入老牌威尼斯和戛纳的行列。
美国人赞助了第1届柏林电影节的大部分资金。参加完威尼斯电影节后,美国驻德国官员OscarMartay非常支持在柏林举办类似的活动。他还希望不要在夏秋之交的威尼斯之后举办,否则新柏林电影节更难吸引到好电影。几乎柏林电影节成立的消息一出,东方就宣布每年夏天都要举办国际青年电影节。因此,西柏林方面决定将会议放在6月举行,以显示其竞争性,并吸引来自东部的人参加,而不仅仅是年轻人。每年6月举行的传统直到1977才改为2月。
单靠政治家办电影节是不可能的。
所以,如果我们从电影人的角度来看待柏林电影节这个具有政治重要性的电影节,就会发现真相不仅仅是政治。
听说要举办国际电影节,德国电影人摩拳擦掌,希望找到海外投资和发行渠道。这种欲望在一切都是废墟的德国尤为强烈,所以柏林电影节的本土化特色从一开始就非常突出。
各方利益汇聚,最终集中在一个人身上——Alfred Bauer,他是历届柏林电影节的组织者。鲍尔二战期间在乌法工作,战后还担任英国占领军的电影政策顾问。他想让柏林重新回到欧洲文化版图的中心,重新成为电影制作和发行的枢纽。
柏林的电影业一开始也很欢迎电影节,既继承了柏林作为德国电影中心的文化底蕴,又让工作室盈利。由于当时德国的分裂,西德电影人无法进入苏联控制下的巴伯尔斯堡制片厂(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电影制片厂之一)和约翰尼·斯塔尔制片厂。他们的工作大多不稳定,所以很多柏林员工去了慕尼黑、汉堡、杜塞尔多夫和威斯巴登工作。尤其是原本是柏林在德国最大文化竞争对手的慕尼黑成为新的电影发行中心,巴伐利亚人开始宣称慕尼黑成为电影之都,这让留守的柏林电影人忧心忡忡。西柏林电影工会向市长施压,称柏林的电影业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口,只剩下几家制片厂,还有一些还想西迁。很少有人把新片首映式放在柏林,长此以往,电影产业会从柏林消失!
本来官方和电影界的人一拍即合。你从事你的政治宣传,我推广我的电影。在柏林电影节这个平台上,似乎可以互相依赖。但是电影制作人很快发现柏林电影节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么受欢迎。西柏林当时有200多万人口,有七分之一的人失业,剩下的工作收入也很低。所以柏林电影节的奢华和尊贵是无法和戛纳和威尼斯相比的。他们不得不打亲民、大众的牌,把上座率和普通粉丝的参与度放在重要位置。于是,他们设立了露天电影、明星游行、签名大会等单元,特别是考虑到政治上的考虑,在东西柏林交界处设立了露天放映场地,吸引东柏林人(柏林墙是1961年前才建成的)电影节放映了汉斯·萨伯斯主演的【NightsontheRoad】。艾伯斯在德国非常有名。他对东柏林和西柏林的观众都有很大的吸引力,最后真的引起了观众同样的情绪。
柏林电影节的另一个不同之处是,奖项的决定权交给了普通影迷。从第二届1952到第五届1955,没有专业评审团。观众投票决定把大奖颁给谁。1956改为国际评委,观众共同决定奖项。那次会议的主席是马塞尔·卡内。1957后全部改为评委投票制,文化味道逐渐显现。
然而,在开始时,流行的政治路线遭到了电影制作人的激烈反对。有人说,盲目扩大放映规模在世界上没有先例,也不是电影节的正道,因为一些拿不回钱的场景的额外放映,让制片方更加不高兴。发行方表示,一般观众对比较艺术的电影接受度不高,没有什么好处。我们在举办电影节,不是酒类交易会。但最终,政治赢了这一轮。
没有本土电影人的支持,必然难以持久。德国电影制片人协会声明拒绝参加电影节活动。从表面上看,该协会的发言人不会参加,因为德国生产商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正在削弱,他们无力与美国、法国和意大利竞争。其实从更深层次来说,只是电影人对美国占领政策不满而引发的抵制。他们尤其讨厌美国人控制柏林电影节。说到底,制定的政策主要是为美国人的政治宣传服务,进而为觊觎中欧市场已久的好莱坞商人打开大门,但对德国电影的发展并无好处。
制片人协会也认为,由于盟军的电影政策,德国电影现在的处境非常悲惨。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美国试图打破垄断的德国电影公司UFI(纳粹时期最大的电影制片厂乌法和其他公司合并而成的卡特尔)的政策,限制德国电影公司同时涉足电影行业的多个分支,如从事电影制作的公司,不得同时经营发行或放映环节。于是出现了很多小公司,都是弱势。因此,德国业界人士频繁游说相关机构,要求更合理的政策,比如允许垂直运营,扩大实力与好莱坞巨头竞争。
德国电影人在与电影节官方谈判是否参加时提出,为了拯救德国电影,除非政府提供税收减免或增加补贴。这个愿望落空了。为了安抚,组委会同意在第二届电影节中设立专门的单元,为外国电影购买者和国际媒体推介30至40部德国战后几年制作的好电影,帮助德国电影出口。鲍尔表示,电影节愿意成为德国电影公司和外国买家之间的桥梁,向外界推广国产电影。他希望让德国电影人相信,柏林电影节不仅是外国电影的展台,也是支持德国电影的。但事情并不顺利。鲍尔向德国经济部申请资金被拒,计划中的单位搁浅。一些制片人不得不自费举办一个小型展览,以推广几部最具商业价值的德国电影。因为缺乏政府支持,效果并没有好多少,业界的积极性被挫伤了,他们对电影节的不良印象也没有根本改变。所以前四五届电影节,德国电影的参与率还是很低的。这种情况直到多年后德国电影重获生机和信心,商业片在国内市场的份额大幅上升,才得以改善。
面对电影界对政府不支持国产电影的批评,西德内政部举办了一个类似于德国奥斯卡(bundesfilmpreis)的奖项,由公众、文化界和知识分子组成的评审团对德国电影进行全年评审,这就是德国电影评审团(Deutscher Filmpreis)的前身。这个奖项代表政府,但实际上更类似于中国的中国观察奖。此奖成为1953电影节特别单元。将奖项纳入电影节范畴,是一种对外推广的措施,有助于提高获奖影片的国际知名度。
不过,德国电影人指出,这个奖项的目标不是复兴电影产业,电影产业有严重的政治倾向,内政部表彰所有反北约或反北约的电影。面对质疑,官方表示,这个奖是礼物,我们想给谁就给谁。
从65438年到0956年,柏林电影节被接受为A类电影节,但其声誉被混合竞赛单元削弱。影评人抱怨柏林好电影太少,种类太单一。
这种批评其实是参与权的问题。对比戛纳和柏林的参赛国家名单,不难发现戛纳的参赛资格对所有国家开放,包括苏联和东欧阵营。法国外交部将向所有建交国家发出邀请,法国电影制片人协会也将积极向苏联和中国发出邀请。
1958年,戛纳把金棕榈奖颁给了苏联电影《燕南飞》。德国记者强烈要求柏林电影节组委会邀请所有国家参加,不要考虑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差异。有记者认为,电影节作为展览窗口的时代已经过去。作为一个正宗的国际A级电影节,不代表不问政治,但必须对所有国家开放。在这方面,奥伯豪森电影节比柏林更胜一筹。对于东欧集团国家来说,柏林电影节太过保守。直到1969,金熊奖才颁给南斯拉夫电影《第一部作品》。
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有一个明显的停滞期。1971在传统电影大赛之外,建立了新电影国际论坛。1974年,第一部苏联电影出现在电影节上,一年后,东德电影也加入进来。政治气候发生了变化,西德和东德签署了一项条约。此后,柏林电影节重新定位为国际电影制作的一面镜子,使电影节在东西方的交汇和斡旋中扮演更重要的文化和政治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