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小女先被标榜,再被诋毁,其真实目的是什么?

媒体要的是流量,相对于公道,流量对他们或许更重要一些吧,无论好坏,只要能吸引人就行,所以它们会人为地去过度塑造一个形象,或好或坏,这不重要,重要的是煽风点火。如果前面有人塑造了一个伟大的形象,那么后面就会出现一个卑劣的形象,两两相望,然后便引发了纷争,纷争愈演愈烈,坐在台子上看困兽之斗的媒体,便成功了。

张玉环的事情已然结束,又扯出宋小女

本来以为张玉环的这件事已经过去了,剩下的就是一家子人进行申请赔偿的事情了,但是万万没想到,网络上又开始了?煽风点火?。主人公从张玉环转到了宋小女(妻子),主要分为两派:

一、标榜其重情重义,妇女楷模,堪称十大杰出人物。

二、诋毁其行为及其?戏精?,装模作样,为了分到赔偿款。

面对这两个派别,让我默默的感到网络的可怕

这件事情已经从一件公众都可以参与的刑事错判案件转移到了家长里短的家务事,我们作为外人,始终是不应该把自己的主观判断添加到这陌生的一家人的生活中去。无论宋小女有没有网络上标榜的那么好,还是有没有网络上诋毁的那么?戏精?,这都是脱离了这家人的掌控,时间刚发生的时候,各大媒体争相采访,经过文字、视频,展露到了我们网民的眼中,然后我们便根据他们的话语,他们的表情,甚至他们的穿着进行主观上的猜测、判断、下定义。

我们每个人都是审判官,但应该更谨慎些

这样的行为已经成为了变相的审判,这和张玉环的案件何其相似,证据不足,理由不足,便足以让一个人失去27年的人生。那我们对宋小女的这种变相审判不也一样吗?你没有参与到他们的生活中去,你没有亲眼见证他们的27年是如何走过来的,却仅仅因为只言片语便把一个人定义为自己心中的样子,这样合理吗?这样公平吗?这样的行为给别人带来的困扰你能体会吗?

最后想说明几点:

一、赔偿是张玉环的,无论他怎么做,都是他自己的事,他有自己的考量,我们吃瓜群众理应尊重他的抉择。

二、有人说宋小女开通了网络平台进行募捐,我觉得这个事情好扯啊,人家好好的家庭募捐做什么,大家还是好好辨别,不要被图谋不轨的人骗了。

三、有人说宋小女抛夫弃子,两个孩子吃不饱穿不暖,也不闻不问。其实我们可以想想那是几几年,农村孩子又不是城市的孩子,穿的旧衣服,吃的也随便,去地里帮着干活儿,其实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