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是什么日子,这是我一辈子都忘记不了的事
12月26日是什么日子
毛新宇
前言毛新宇曾说:“不管我是去毛主席纪念堂,还是去香山双清别墅,以及其他我爷爷生前战斗过的地方,我心里都会这样想:爷爷看着我呢!我都做了些什么事,有些什么成绩,我怎么去面对老人家,怎么跟他老人家交代。”
邵华难产,毛主xí:大人和小孩都要保下来1970年1月中旬,新年的余味还没有完全散尽,怀胎满十月的邵华突然感到一丝阵痛,家人马上把她送到北京301医院。
面对即将降临的新生命,初为人父的毛岸青既兴奋不已,又忐忑不安,在产房外的走廊里不停地搓着手,翘首期盼着lǐ面传来新生儿的第一声啼哭。
而此时的中南海,在革命年代就算是大敌当前也面不改色的毛主席竟然显得有些紧张,他扳着手指计算着时间,焦急地等待着来自医院的消息。
毛主席
然而,钟滴滴答答地走了一轮又一轮,毛主席等啊等,却一直没有工作人员进来报喜,他不由得皱起眉头,躺在床上辗转反侧。
此时的301医院,为邵华接生的医生、护士正忙得焦头烂额。由于邵华是高龄产妇,被推进产房后,她就一直在病床上苦苦挣扎,肚子疼得浑身使不上劲,孩子好半天都没有动静。
医生们商量了对策,建议实施剖宫产,但产妇是毛主席的儿媳,他们不敢私自拿主意,只好向上面汇报:“胎儿头围太大,出不来,再这样僵持下去,母子都保不住了。快去通知毛主席,让主席做决定。”
不一会儿,中南海的值班室里响起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收到医院上报的紧急情况。
工作人员不敢有片刻的拖延,挂断电话就往máo主席的卧室跑,一进门慌慌张张地说:“不好了,主席,邵华同志难产了,医院问您是保大hái是保小?”
毛主席听后,一下子从床上坐起来,立直了身子,态度坚决地说:“这是什么话,快和他们说,大人和孩子都要保下来!”
毛主席
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让77岁的毛主席久久恍不过神来,突然大声咳嗽起来,肩膀也随着咳嗽抖动。工作人员急忙安抚主席:“您别急,我现在就通知医院!”
说完,工作人员赶紧将毛主席的指示传达下去。
医生、护士接到“指示”,立即着手进行剖宫产。
而身体已然虚弱到极致的邵华也凭着一位“母亲”与生俱lái的生育本能,耗尽所有体力,艰难地把孩子生了下来。
毛主席、毛岸青、邵华
就这样,毛主席的孙子发出了在这世上的第一声啼哭,带着毛家所有人的期盼出生了。
这个幼小的生命长相酷似毛主席,也集合了父亲毛岸青、母亲邵华的优点,聪明、爱笑。
当母子平安的消息传来,毛主席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一想到自己有孙子了,毛主席笑得一liǎn灿烂,心里犹如月光铺满大地,暖暖融融。
毛主席
而当毛主席第一次把孙子抱在怀里,更是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亲自为孙子取名。他说:“革命有了第三代,他们可以开创出新的世界,就叫‘新宇’吧!”
这个名字寄托着毛主席对毛新宇无限的期许。
后来,毛新宇也讲述了他名字中蕴藏的深意,他说:“我的名字是我爷爷取的。新宇,代表新的天地,老人家希望我将来会对社会、对国家作出贡献。”
在平常人看来,当了爷爷的长辈应该尽享“喜抱孙儿度晚年,脸纹双鬓坎丝缠。夕阳童唱心头暖,乐享天伦醉语牵”的天伦之乐,但毛主席为国家、为人民忙碌了一生,他无法像寻常人家的爷爷一样,常常陪伴在孙子身边。而毛新宇,也无法像寻常人家的孩子一样,常常爬上爷爷的膝头,向他撒娇。
虽然与毛主席见面的时间是有限的,但与毛主席相处的点点滴滴始终印刻在毛新宇的脑海里,给他留下了珍贵的记忆。
毛新宇回忆:“在我3岁到4岁期间,母亲就定期找一些机会带我去中南海。我跟爷爷见过,而且也待过。”
毛岸青、邵华、毛新宇
有一次,毛主席把毛新宇抱在自己的膝盖上,用轻柔的语调给他讲成语、典故。毛主席讲得认真而投入,毛新宇听得懵懂,却也陶醉。毛主席肚子里有讲不完的故事,还给毛新宇讲过孙悟空“惩恶扬善、打抱不平”的“英雄事迹”。
虽然毛新宇年纪还小,但毛主席津津有味地给他灌输优秀的品行,希望在他幼小的心底埋下革命家后代英勇无畏的种子。
而在父亲毛岸青、母亲邵华身边,毛新宇享受到的是父亲无微不至的关爱和母亲严厉的教导,与一般家tíng“严父慈母”的管教方式是不同的。
由于毛岸青从小就度过了无数个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残酷日子。他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免于生活的困苦,所以对他宠爱有加。据邵华回yì:
小新宇刚出生的时候,他高兴得不得了,但是他不会抱孩子,就像抱个冬瓜似的,只会竖着抱,不会横着抱,胡子拉碴地在孩子脸上亲,亲的孩子哇哇叫。他从来不对孩子大声嚷嚷,更不要说动手打新宇。我有时候脾气躁,看见新宇淘气就忍不住要打他,他老说你这种教育方法是不对的,你应该给他讲道理。
在父母细心地照料下,毛新宇无忧无虑的一天天长大,长成一个聪明可爱、活泼淘气的男孩。只是,1974年以后,他与毛主席见面的机会少之yòu少。
毛新宇:我们是不是永远见不到爷爷了?1976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神州大地一片悲痛。
当时,由于cǎn烈的唐山大地震刚刚过去不久,人们还没有从地震的恐惧中走出来。为防止余震再次发生,6岁的毛新宇和父母住进了简陋的抗震棚。
9月9日中午,毛新宇结束了玩耍,一路跑回家,扑到邵华的怀里,嘴里嘟囔着肚子饿了。
而此时,邵华刚刚痛哭了一场,脸上都是泪水的痕迹,她强忍着悲伤,说:“新宇,你不能再淘气了,告诉你一个不幸的消息,爷爷去世了。”
年少懵懂的毛新宇没有办法理解“去世”的含义,但是他从大人的脸色上看出了异样,隐约觉得一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了,紧盯着邵华,急切地问:“去世是什么意思?”
邵华比较直接的告诉毛新宇:“爷爷是很伟大的人,但是人有生老病死。去世就是爷爷永远不在了。”
永远不在了?就是再也见不到了吗?毛新宇不由自主、继续求证似的问道:“爷爷去世了,我们是不是永远见不到爷爷了?我们以后还能不能见到他?”
邵华哽咽地说:“你难受吗?你要是感到难受就哭出来吧。”
在得到邵华肯定回答的那一瞬间,毛新宇想到再也听不到爷爷醇厚的声音,再也见不到爷爷慈爱可亲的面庞,终于忍不住哭了出来。
毛岸青、毛新宇
那段时间,毛岸青家没有了往日的欢声笑语。此后,每当毛新宇经过家里的灵堂,看到灵堂中央摆放的毛主席遗像,都会忍不住久久的凝视,嘴里喃喃自语:“我最喜欢的爷爷再也见不到了。”
多年后,当被问到对毛主席最难以忘怀的事情,毛新宇说:“我现在回想起来最难过的是,爷爷逝世的消息是母亲亲口告诉我的,所以这是我一辈子都忘记不了的事。”
1976年10月,中央决定永久保留毛主席遗体,并准备修建毛主席纪念堂。得知这一消息,毛岸青、邵华得到些许安慰。
1976年11月24日,毛主席纪念堂奠基仪式在天安门广场举行。自那以后,通过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大军历时半年的日夜奋战,毛主席纪念堂于1977年5月24日竣工。
这里将是毛主席长眠的地方,也将是全国人民散播对毛主席无尽思念的地方。同时这里也将是毛岸青、邵华、毛新宇深深缅怀毛主席的地方。
毛主席纪念堂(1978年)
5月24日,得知毛主席纪念堂落成,邵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她提前通知家里的司机:晚上要出趟门,还高兴地说:“全家早点吃晚饭。”
邵华的喜悦也传递给了毛新宇,看见妈妈这么高兴,毛新宇兴奋地问道:“为什么这么早吃晚饭,是不是晚上要带我去什么好地方玩啊?”
邵华脸上挂着笑容:“今天爸爸妈妈非常高兴,因为爷爷的纪念堂刚刚建成,今天晚上乘着夜色,妈妈抱着你到纪念堂去转一圈。”
当天晚上,邵华带着毛新宇坐车来到天安门广场。毛新宇对眼前的一切充满好奇,两眼放出亮光,他指着远处的毛主席纪念堂问邵华:“妈妈,那是什么地方?这么漂亮?”
邵华静静地仰头凝视着毛主席纪念堂,认真地对毛新宇说:“这就是爷爷以后长眠的地方。爷爷就zài这儿休息。你不是老问,爷爷去世了,我们以后还能不能见到他吗?以后我们每年都可以带你来这儿见到爷爷。”
毛岸青、邵华、毛新宇在毛主席纪念堂
就这样,邵华带着毛新宇在毛主xí纪niàn堂周边一遍遍的走。他们用一种沉默无声的方式,尽情地发泄与亲人生离死别的哀痛。那天晚上,母子俩用本能的敏感去感受这里的气息,思念的声音响彻在这片空旷的地带。
邵华问毛新宇:“爷爷休息的地方漂亮吗?”
毛新宇回答:“真漂亮,真漂亮。”
“纪念堂成了我与爷爷心灵沟通的窗口”1977年夏天,毛岸青、邵华带着毛新宇dào哈尔滨避暑,毛主席生前的警卫闻讯,特地前来探望。
当时正值中午,毛岸青、邵华正在居住地休息,工作人员带着毛新宇去和那名警卫打招呼,并介绍说:“这是主席的孙子,亲孙子。”
话音刚落,那名年过半百的警卫,颤颤巍巍地走到毛新宇身边,把他紧紧搂在怀里,动情地哭了起来。
年仅7岁的毛新宇突然愣住,不明白这名警卫为什么突然这么激动。
毛岸青一家参观工厂
长大成人后,毛新宇回想起当年这一幕,深深地为这名警卫对máo主席的敬仰之情感动。与此同时,他也渐渐懂得亿万中国人民对爷爷毛主席的特殊感情。
自毛主席纪念堂落成后,毛岸青、邵华经常带着年幼的毛新宇前往毛主席纪念堂。
在毛新宇小的时候,每年9月9日和12月26日,他跟随父母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经常会遇到从前在毛主席身边工作的工作人员。
那些工作人员与毛主席朝夕相处,获得了一段段不朽的回忆。毛新宇向毛主席的坐像鞠完躬后,便会走到他们中间,听他们讲述毛主席生前的点点滴滴。有些事情,毛新宇并不了解,因cǐ他听得十分沉醉。
邵华和毛新宇
有一次,毛主席曾经的管家吴连登想起毛主席的一件往事,是关于中南海影壁上镌刻的五个大字“为人民服务”的由来。
据吴连登回忆......
有一天,汪东兴陪同毛主席外出。在汽车上,毛主席突然开口问汪东兴:“东兴啊,这个影壁,你是不是考虑给它用起来?”
汪东兴敏捷地说:“这个地方还要写上您的话。”
毛主席一边沉思,一边说:“写什么啊?”
汪东兴灵机一动:“为人民服务。”
毛主席对这个想法赞不绝口,高兴地说:“好!这是党的大门,是人民的大门。我们***产党就是为人民服务,写在这里,就是教育全党全国的干部,不要忘记我们是为人民服务。”
影壁上“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就这样诞生了。
可以这么说,与这些工作人员交谈,使毛新宇有了更多的机会“靠近”爷爷毛主席,对毛主席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le解。
他曾说:“纪念堂成了我与爷爷心灵沟通的窗口。”
冬去春来,很多年过去了。如今,毛新宇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每年固定的日子里,他仍会带着全家到毛主席纪念堂。
毛新宇一家
毛新宇曾说:
我看到人民群众在纪念堂前排成长龙,顶着烈日或冒着细雨,等着进去瞻仰主席遗容,我很感动。爷爷一生心里装着人民、热爱人民,人民也热爱他。很多人把对爷爷的感情寄托到我身上,想跟我合影,还祝福我和孩子身体健康。
后记毛主席逝世后,他的音容笑貌、他对毛家人的谆谆教导始终铭记在毛新宇的内心深处,没有随着岁月的变迁而淡忘,毛主席永远的存在于毛新宇的记忆长廊里。
同时,也存在于千千万万人们的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