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脑灵异电影三昧?"(1.2)

三昧的第一部《摩耶,自我的幻觉》

在古梵语-三摩地中,没有任何现代词汇能与其意义等同。拍一部关于三昧的电影,基础土壤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三昧指的是无法在精神层面表达的东西。它不是教你什么是三摩地,或者给你的头脑提供关于三摩地的信息,而是启发你直接发现你的真实本性。

作为人类,我们的大部分生活都埋在日常活动中,很少去思考“我是谁”,我们为什么会在这里?或者我们要去哪里?

大多数人类从未意识到他们真正的自我,灵性,或超越他们的名字和形式和思想。

于是,我们相信自己就是这个有限的身体,我们生活在恐惧中,不管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害怕自己认同的这个有限的自我结构最终会消亡。

在当今世界,大多数从事宗教活动或精神实践的人,如瑜伽、祈祷、冥想、诵经或其他形式,都在练习一些受限制的技能。

这些只是自我结构的一部分。这种追求或者这些活动本身并不是问题。你以为你在外在形式上找到了答案,这就是问题所在。

最常见的精神形式是更令人兴奋的头脑。大部分人类都在行动,却忽略了人性。

自我结构的生命运作总是要求更多的钱,更多的权力和更多的爱。。。。更多的一切。

这些走在所谓灵性道路上的人渴望变得更加灵性和清醒。更宁静、更平和、更开明。当你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危险在于你的头脑会想要得到三摩地。......

在柏拉图写下《理想国》两千四百年后,人类仍在试图走出柏拉图的洞穴。事实上,我们可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痴迷于幻想。

柏拉图让苏格拉底描述一群一辈子住在山洞里的人。他们面对着一堵空墙。他们所能看到的,只是眼前来来往往的东西,通过身后的火焰,投射在墙上的影子上。这个皮影戏成了他们的整个世界。

按照苏格拉底的说法,影子就像囚犯能看到的现实。即使他们已经被告知外面的世界,他们仍然相信影子就是一切。即使怀疑,也不愿意离开自己一直熟知的世界。

现在的人类就像那些只看到洞壁上影子的人。影子被比作我们的思想。这个观念的世界是人们唯一知道的世界。但是有一个超越思想的世界。

你有离开洞穴的意愿吗?放下你所知道的一切,找出你是谁。为了理解三摩地,我们必须把我们的注意力从阴影中移开,从我们的思考中移开,转向光。当一个人从来没有习惯黑暗的时候,他必须逐渐熟悉光明。

就像适应任何新的模式一样,需要时间、努力和意愿去探索新的模式,摆脱旧的模式。心灵可以比作意识的陷阱、迷宫或监狱。

这并不是说你在监狱里,而是你是一个监狱。监狱是一种幻觉。

如果你认同幻觉,你就睡着了。一旦你意识到你在监狱里,你抗拒离开这些幻觉,那么你就把幻觉当成真实的,你还在沉睡中。不同的是,现在这个梦已经变成了噩梦,你会一直追逐或者逃离影子幻觉。

三摩地从一个分离自我或自我结构模型的梦中醒来。

三摩地从这个我称之为[我]的监狱中醒来。其实你不可能真的自由,因为无论你在哪里,你的监狱都在那里。

觉醒不是为了摆脱你的头脑或母亲,而是当你不再认同它时,你可以更充分地体验生活的戏剧,并且无所畏惧、无所欲望地享受它。

基于错误的认识,我们把无限等同于有限,而这种有限又迫使我们把这种有限无限扩大。也正是这种错误的认同产生了恐惧。

恐惧是一种幻觉。这是对有限的错误认识,从而模糊了无限。它是有限的。是生与死。放下对有限的认知,无限就会敞开。我真正的身份是无限本身。

三昧二“不是你想的那样”

除了这个物质世界和我们自己的幸福之外,还有另一个世界。当自性结构真正停止在三昧时,就没有自性思维,没有自我,没有二元性,而是有【我在】,无我,或者无我。

在这种空无中,是智慧之光——实现内在的自我(ID),远远超越二进制的戏剧代码和整体的延续。

这个本我在当下是永恒的、不变的、不变的。开悟是生命最初的螺旋,即在这个时间维度中不断变化出现的世界,或者说莲花,与你融为一体,没有时间。

当你不再认同自己时,你的内在能量(路线)就像一朵不断变化的花,它成为了面向时间的世界和永恒的世界之间的桥梁。

认识到最初的我,只是进入灵性道路的开始。在能够将三昧融入生活的其他方面之前,大多数人会在冥想中不断经历无数次三昧,失去三昧。

很常见的是,在冥想中,你对自己的本质有了深刻的洞察,然后你发现自己又陷入了旧的模式,忘记了自己是谁的真相。

在生命的每一个方面和个体的每一个方面理解寂静或空性,就是把它变成空性,一切都是空性之舞。

寂静不是与动能分离的东西。它不是动能的对立面。三摩地认识到,静和动能是一样的,形和空也是一样的。这对心灵来说是荒谬的,因为心灵会形成二元性。

个人意志或个人意识,和神圣意志或更高意识,达成一致。三摩地是彻底放下一切内在的抗拒——对一切无常,无一例外。

无论在任何情况下,能感受到内心平静的人,才是证明了真正三摩地的人。你放下了反抗,不是因为你容忍了什么,而是因为你内心的自由不依赖于外在条件。

如果你相信你已经觉醒,为什么你要做所有这些艰苦的工作来实现你相信你拥有的?在你可能醒来之前,你必须接受你仍在沉睡并生活在母体中。

诚实的看待自己的人生,不要欺骗自己。如果你愿意,你能停止你机器人般重复的生活方式吗?

你能停止寻求快乐,避免痛苦吗?你会沉迷于某些食物、活动和消遣吗?你是否不断地评判、批判、批评自己和他人?你的内心是不断寻求刺激,还是可以完全满足于沉默?

你对别人对你的看法有什么反应吗?你寻求认同并积极强化它吗?你是否在某种程度上破坏了你生活中的状况?

大多数人都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甚至十年后,以同样的方式经历自己的人生。当你开始观察自己机器人般的天性时,你会变得更加清醒。

你开始认识到问题的深度。你完全睡着了,迷失在梦中。就像生活在柏拉图洞穴里的人一样,大多数听到这个道理的人都不会愿意也没有能力去改变自己的生活,因为他们执着于自己熟悉的模式。

我们不遗余力地去理解我们的模式,把头埋在沙子里,而不是面对事实。

克里希那穆提说:能够适应重病社会并不意味着一个人是健康的。自我认同是病,三昧是治。在历史上,圣人、智者和觉醒者都学会了忍让的智慧。怎样才能认识到真正的自己?

当你刺破玛雅的面纱,放下虚幻的自己,剩下的是什么?

烧脑。你明白吗?

这部电影非常震撼。这是对所有宗教所指的开明的阐述。指出了认识真理的障碍和通向无门之门的道路。当我们认同心灵就是我们自己时,我们就在概念中寻找真理。

真理是绝对的,他超越了概念本身。概念必须是相对的,并基于头脑的二元性。心智上的努力,最后只会创造出更多的概念,会因为迷失而更加迷茫。真相是我唯一的身份。所有的努力都只是为了用信仰向未知投降。当我们不再回应自己(心智)时,“神秘感”就会出现。

出路不是提升自己,也不是满足自己的目标,而是彻底放弃自己的目标。

因为我们睡在母体里,我们大多数人永远不知道灵魂到底想表达什么。通往三摩地的道路包括冥想,冥想不仅观察这个受约束的自我,它是可变的,而且认识到你的真实本性,它是不变的。

当你达到一种寂静的状态时,你的存在之源在等待进一步的指示,而不是坚持你的外部世界必须如何改变。

不是我的意愿,而是一个更高的意识会执行它。为了符合道应该是什么的观念,就像试图操纵镜中的映像来改变镜中的形象。

为了让镜子里的影像微笑,你显然无法控制它的倒影。你必须意识到你才是真正的反思之源。一旦你认识到真实的我,并不意味着外面的东西需要改变。

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