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为什么还不「倒」?
近日,华为再招201万元年薪「天才少年」引热议,对此,华为董事长任正非一脸轻松的对媒体表示 「养得起!」
我心咯噔一下 「坏了,以后不去华为的天才,还算天才吗?」
一如年初时,听到姚安娜在纪录片中一脸呆萌地问「为什么大家都喜欢姐姐不喜欢我」,心扑腾扑腾直跳「姜还是老的辣!任正非支持小女儿走 娱乐 圈这条路,真是走对了。」
华为为什么还不「倒」?
甚至二级市场,沾上华为概念就起飞的秘密就藏在其中!
我们一条条来看。
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么一个现象,在任正非手下一茬又一茬聪明活泼、腰杆笔挺的大学生,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走进华为,无条件接受他的号令。
包括:什么时候刺刀上膛、什么时候埋头苦干、什么时候攻城拔寨、什么时候大秤分金银、什么时候竞争上岗、什么时候末位淘汰......
三十年来,当初一批一批走进华为的小伙子,出来后像个老头,但就这样, 我们都鲜有听闻他们对任正非的不满。
这是为啥?
要知道中国的事情,从来都配备了一整套运转严密的 游戏 规则。不过,在隐秘处自有一套与之相搭配的潜规则。
出身军旅的任正非无疑是其中的 「天才」, 举一件事,孟晚舟被扣押的日子里,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
这张孟晚舟的朋友圈截图大家都看过吧?
孟晚舟曾发了一篇公开信,声情并茂,感谢了全国上下支持她和喜欢她的人。
这封信在社交媒体迅速刷屏,甚至央媒也参与了转发,无数网友们跟帖、点赞,群情激奋,感同身受。
但任正非第一时间批评了女儿,在公开采访中,他说
这些话是典型的外交辞令,比较官方。
翻译一下,就是:
行了,搞那么煽情干嘛?
还真以为大家都喜欢你啊!做梦!
另外阵仗搞这么大!
招呼乌央乌央一堆闲人来干嘛?
喊口号能当饭吃吗?
你这是给领导施加压力呢?
孟晚舟显然也接受了「批评」,从此再未发过公开信,也鲜有公开发声。
带来的好处也显而易见,最近华为鸿蒙发布,美国纽约时报特地在这个时间节点发了篇特稿,极其细致、浓墨重彩地刻画孟晚舟在温哥华的奢华生活,并以「豪宅、艺术课和包场购物」为题。
结果呢?
一点水花都没!
为啥呢?
因为孟晚舟的克制,老百姓没有那么爱孟晚舟,自然也就没有那么恨!
换言之,大家都很冷静。
这就是战斗了一辈子的任正非的毒辣眼光!
凡事不给领导添麻烦,就是不给自己惹麻烦!
再看任正非对小女儿姚安娜的安排——进 娱乐 圈。
乍一眼看特别不靠谱,可真是这样吗?
智若近妖的任正非显然有他的苦衷,当然也有他的打算。
要知道中国有一个说法,富不过三代,这是为啥呢?
其实富豪之家到了第三代,基本接触不到真实 社会 ,别说富三代了,富二代身边都是一堆「拍马屁」的,接触久了,轻则扭曲价值观、是非观以及世界观,重则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尤其在中国。
前车之鉴,比比皆是。
远的有「我爸是李刚」。
近日有王思聪大放厥词「我交朋友,不在乎有钱没钱,反正都没我有钱」,结果呢?
王健林挥泪别「首富」。
但就这么严重的后果,都拦不住王思聪被扭曲的世界观发作,输液都不让人好好输,非要输 「想你的液!」
你说这都谁教的?
其实也不怪他,富二代这个群体的真实生长环境就这样。
赌王二太太的孩子,何超仪曾天真灿漫地对接受记者说:
「你们知道吗?名媛的生活都是超无聊的!」
「就天天在那种ballroom(舞厅)里面,争奇斗艳!」
「等你结婚之后就是比老公、比孩子是超级无聊的!」
......
你看富二代,已经搞不懂真实 社会 了,怎么可能搞懂中国那一整套运转严密的 游戏 规则,更别提搞明白潜规则。
富二代搞不明白,富三代能搞明白吗?
随便举个例子,他们自出生那天起,周围就全是溢美之词,只要学钢琴,老师就会夸「瞧这孩子的手,修长有力,天生就是为弹钢琴的;看这孩子的乐感,世所罕见,只要坚持下去,不是女版李斯特,也是女版郎朗。」
「对了,钢琴咱得先换台好的!别让孩子被普通钢琴影响了乐感,我推荐一台,斯坦威,郎朗御用款,别嫌便宜。」
......
别吃惊,就是这样「病态」!
不信你看过姚安娜的出道MV,那舞姿,从身形到姿态都很普通。
但凡有点良知的老师肯定会劝她别吃这碗饭。
但有意思的是她一直坚持了二十年,第一次曝光,就走进了「巴黎名媛舞会」,与比利时王子翩翩起舞,不仅成为全世界的焦点,而且收获了一片溢美之词「好优雅」、「好美丽」、「好端庄」......
毕竟这种时候谁都会夸,只有键盘侠除外。
不是上流 社会 就这么虚头巴脑,而是能参加那种舞会,实在是因为她老爹够档次,华为有实力。
所以哈佛毕业的姚安娜一脸呆萌地发问「为什么大家都喜欢姐姐不喜欢我」,能问出这样的「为什么」,只能说明姚安娜虽然哈佛毕业,但在 社会 这所大学里,她连幼儿园的门都没跨出。
当然这也很正常,1998年出生的姚安娜虽是富二代,但更似富三代。
刚一出生华为就已经是数一数二的大公司了,从小到大周围都是彩虹屁和各种趋炎附势,到哪里吃苦?
找不到苦吃,,无处吃苦,这是小女儿最大的问题。
这时候我们再看任正非的安排——
不得不击节赞叹!
安排姚安娜去华为上班?
安排姚安娜去国外大公司镀金?
安排姚安娜留在象牙塔继续深造、当教授?
那还有什么路?考公务员,为人民服务?
总之,想了一圈,能让华为公主「认清现实,坚决战斗」的路几乎没有,那怎么办?
进 娱乐 圈吧!
以脚踏王冠之姿,凭「破格公主」之名,声势浩大地闯了进去。
效果很显著!
「华为公主」在过去23年里得到的赞美,被三天的辱骂一一补足。
各式各样难听的话,从全国上下五花八门的键盘上涌出。
这些话里夹杂着网友对华为、对她的家族、对富二代富三代们最真实的态度。
可以预见,任正非胸怀大畅,摸着姚安娜的头说「看吧,这就是 社会 !」「哪有一步登天,不过你老子为你打下了江山!」
「不过你也别懊恼,批评自由了,赞美才有意义,你以后只要做出成绩,得到的赞美就会double、truble!」
这就是智者任正非,眼光之毒辣,思考之长远!
解决别人的痛点!才是自己的爽点!
最后我们来看华为201万元年薪的「天才少年」计划,简直是任正非智若近妖的集大成之作,简直太牛了!
牛在哪?
大手笔!要知道中国四千多家上市公司中,董事长、CEO年薪中位数是70万上下, 年薪超过百万的占比不足10% 。
那么大学刚毕业就年薪百万的「天才」,创造的价值真能比上市公司的老江湖还要大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那华为为什么还要这么干?
首先这是华为的「千金买马骨」
我能能花200万养天才,还愁500万挖不来老司机?更是一种求贤若渴的态度,还是大学生就业方向标, 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告诉大家,我需要哪些专业的大量工具人?
我们仔细梳理下华为历年来「天才」专业会发现:
每一年天才的专业都不一致,前两年是「视觉算法」「人工智能」,今年就是「系统开发」与「机器人方向」.....
熟悉程序猿市场的朋友一定会发现,前几年视觉算法、人工智能专业简直火到发烫,只要跑几个demo就能进大厂,现在非985、211,还要笔试、一面、二面、三面才能获得进厂搬砖的机会。
这里面,华为的「天才计划」是居功至伟,正是200万的高薪,让一茬又一茬聪明活泼、腰杆笔挺的大学生,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如饥似渴地攻读大厂亟需的专业,然后走进华为,刺刀上膛、埋头苦干、无条件接受任正非的号令,为了「天才」之名。
其次这让华为与「高 科技 」成为一对好基友,紧密地绑定在一起,甚至让人形成一种先入为主的印象。
「啊,你是华为的,厉害厉害,一看就是搞技术的!」
「技术大佬好!鸿蒙什么时候迭代?」
这和提到阿里,就想到被花呗支配的恐惧;
提到腾讯,就想起社交带来的暧昧一样。
无形中让华为成了「 科技 」的代言。
而这一年只需要花几百万!
最后这简直要了华为竞争对手的「命」。
寒窗学子,谁不是抱着「学成卖与帝王家」的想法,华为敢开天价,那自然就形成了「是天才都去华为」的潮流,华为也乐得在应季韭菜中先挑先选,形成先发优势。
这些都不算啥!
更要命的是华为通过此举,掌握了天才及相关专业的定价权 !
更形成了「优先去华为,再去其他家」的判断!
这简直让竞争对手骂娘!
但还没法公开「怼」,怼就是跟 科技 做对,骂就是不希望中国 科技 进步!
不得不说,这简直「绝」了!
难怪任正非一脸轻松的对媒体表示「养得起!」
华为为何历经磨难而不伤?
华为为何越受挫越越能扛?
或许我们可以从任正非对其家人的方式方法、对员工招募的大手笔中管中窥豹。
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观察,任正非都是一个人情练达、世事洞明的企业家;
更难能可贵的是任正非不是一个靠说教、强制,喊口号「给我上」「画大饼」的创业者;
而是靠率先垂范「跟我上」「往死里打」的企业家,当然这需要信念、勇气、智慧以及相当人格魅力。
这或许就是华为还不「倒」的原因。
思考题:
关于市场沾华为就「涨」的现象,后续是愈演愈烈,还是悄然落幕?你怎么看?为什么?
欢迎留言讨论,我们评论区见!